今天四川省考面试题难度适中,既考察了三鹿奶粉等社会热点,又与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紧密结合,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注重考察考生的工作责任感,综合分析能力。 & V+ M! g8 n- \& {2 |' y# Q$ s
6 ]" b0 r6 A5 d, Q
1 在开会时有部分人随意接听电话,打瞌睡,你怎么看?你是公务员怎么做?
" w. ^; X$ M$ z$ q; k6 a3 z3 S
这道题比较灵活,也很实际,考生都有自己可发挥的空间,通过工作中的小事来考察考生的工作责任心,处理问题的灵活性。小事往往反应了一个人的习惯,习惯决定一个人的性格和成败。这种现象显然是不好的,分析的切入点可以从随意接听电话者入手,谈一下这种行为产生的原因无外乎态度,修养等。同时分析问题要全面,造成这种结果除了个人自身的原因,还有会议本身,如果总是开会,开长会,那么势必引起反感。第二问假定身份,问你会怎么做,那么就针对上面分析的两点原因,一是严格要求自己,二是提醒他人注意,三是提高会议效率。以下答题思路仅供参考:
; q; y2 q+ Z" W: u$ `
/ Y3 G% y) x8 Z4 Q( W& d8 ]' g
高效顺利召开会议是工作中有效沟通,传达精神的重要保证,对于开会时出现有部分人随意接听电话,打瞌睡这种现象,按照实事求是的观点,这种现象确实在有的机关(事业)单位存在,改进会风、整顿会风、严肃会纪是我们党的一贯作风,良好的作风是干事创业的前提和基础。行政机关作为党和政府的决策管理部门,作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改革和发展的成效,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对此我以下几点认识。
9 l h f1 P# c2 _$ s! g一、会风差的原因:
# P# b0 e6 d9 F0 T) J
1、这是对主持会议者,以及认真听取会议人的不尊重。随意接听电话,打瞌睡,这样不仅自己没有认真领会会议精神,更严重妨碍了其他人,会引起其他人的反感和不满,扰乱会议召开的正常秩序。
' F/ ~! c P# M; _6 x4 t- W2、这反应了少数人素质偏低,没有在公共场合约束自己行为的道德意识。一个人在公共场合的行为往往能反应出他的素养,会议中不遵守纪律,影响他人,这种行为体现了少数人修养差。
1 K; f( E! T/ I8 F& x" f. h2 B3、开会中随意接听电话打瞌睡,反应了部分人工作态度不端正,开会是工作内容的一部分,不重视会议就是不重视工作,对工作散漫不认真,则无法胜任自己的岗位。
1 a' `# h1 T1 I" W0 F! V- _
4、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侧面反应了会议纪律不严,缺乏互动缺乏创新,从而促使与会者精力不集中,没有紧跟会议的节奏。现在确实有少部分单位动辄开会,不讲求效率和会议的内涵,使与会者疲于开会。
. {7 F, A* r. J( Z ~2 y
二、对策与建议:抓好会风,提高行政机关效能,关键在于解决好会风会纪存在的问题,要抓住会前、会中、会后三个关键环节:
# h& V1 H0 l8 s7 c6 C- w2 @: A
一是会前精心准备。要坚持精简、高效、节约的原则,严控会议规模和数量,力求精简会议、精简议程、精简材料,以治本促治标,遏制文山会海的泛滥。
. F5 e' O% u5 q, l. ^! b
二是会中严密组织。会议一般要求参会人员提前报到入座,工作人员要及时清点到会人数,必要时会议设置迟到席。坚决杜绝“无故缺席、迟到早退、请人代替、精神不振、接打手机、外出聊天、‘场内开大会、场外开小会’、处理其他事务”等不良现象。
" B$ t$ Q6 q% `: e: B5 G; ~* |+ ~三是会后狠抓贯彻落实。公务员通过参加会议使上情下达,使会议精神得以畅通无阻地贯彻执行,这是一种重要责任。以整顿会风带动机关作风的全面改进,革除机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
% h/ w k' q! A四是建立健全改进会风的保障机制。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
6 j5 |- O9 `( V" ?' N- v* x* L- d三、作为一名公务员,我会认真的对待每一次会议,对待自己的工作,具体我会这样做:
" u# Q0 K3 c q% [3 }- D1会议前关闭手机或将手机调成静音状态,将重要的电话转接至办公室,从而既遵守了会议的纪律同时保证其他工作的顺利完成。
* x+ T, a2 V1 Z# _# U
2会议中认真听取会议内容,领会会议精神,详细记录会议笔记,集中精力,紧跟会议的步骤和流程。
' N3 h; M$ G6 ~/ O* |8 Q3会议结束后认真整理笔记,学习有关内容,并写出心得体会,定期做思想汇报。
* {: K, m5 {. W
4如果有同事在会议中出现此类情况,则找恰当的机会小声提醒并制止,保证会议的顺利召开。会议结束后与同事多沟通交流,争取大家共同进步。
+ I5 _# ~+ p' u0 W5在工作中讲求灵活性,注重工作的方式方法,积极寻找途径提高办事效率,例如召开电话会议,通过文件传达会议精神等。
! j% F$ C% q6 M2 h5 e Q$ A
- [& l5 E1 m, e' H, } e0 ~8 q2 o
, a. i( z9 G5 u3 L2 三鹿奶粉事件给人民带来不信任感.你怎么看? 如何消除这种不信任?
6 x9 f K, m. b' v$ j* r) j J) \
, y7 ~2 ^# H+ M# z& `1 a, K
这道题结合了食品安全,三鹿奶粉事件这个社会热点,要求考生对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有一个大体上的了解和掌握。同时题中谈到了“信任感”,所以我们答题的时候既要按照常规的食品安全问题回答,又要紧扣“信任感”这一诚信议题。以下答题思路仅供参考:
) I% Y$ x1 q( c1 B6 ?% Y9 I. X3 Y( j9 O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日渐突出。三鹿奶粉事件的发生严重损害了群众对企业对政府的信任感,敲响了诚信的警钟。对于此,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 d% [# ?+ { {3 h; R' A5 L& U1这种现象的产生,最根本原因是企业以不正当的手段参与市场竞争,谋求暴利,至人民的生命健康于不顾。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不惜以次充好,粗制滥造,甚至在产品中掺加有毒有害物质。
& |+ {9 f3 j! v! b. ~' U
2市场监督管理不够完善,相关监管部门没有切实履行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少数企业打着“免检”的幌子,自己犯法,让政府承担责任。
$ Y' l) l9 X" i* j3 r! l* H2 a3对这种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不够,没有给相关人员足够的威慑力。如果对这种违法行为大力查处,从严从重惩罚,那么企业衡量利润和风险之后,自然会按照法律规范的要求去做。
; O3 t" H% t" D9 e. c9 c- ^; p7 m: L 对于三鹿奶粉事件,我们除了痛心更要反思,积极的寻找办法消除这种不信任。温家宝总理在纽约出席联合国会议时谈到“对于三鹿奶粉事件,我以为更重要的是从中吸取教训。”我们必须做到企业,政府,消费者三方配合,将影响降至最低,重树企业的诚信形象。
' L0 h. T8 o- h* c. x+ K/ H
1事件发生后,政府应全面公开信息,迅速将不合格奶粉下架,追究责任。将政府的处理办法及时的告知群众,取消“免检”等不合理的规定,建立消费者对政府的信任感。
% z' F4 E3 |+ u; C8 C3 k7 c2完善立法,细化商品质量监管及惩处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惩处力度,切实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受侵害,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
3 f' d# Z# j% Q+ M3加强监督管理,通过政府部门的监督检查,行业内部的自律规范,媒体大众的监督检举等多方配合,使企业无漏洞可钻,在阳光下经营。
S9 }- y! D+ e- f0 P4 E4加强对企业的宣传教育,建立诚信档案,并向社会公开;加强对消费者基本辨别能力的教育,同时为消费者提供高效畅通的消费信息反馈渠道,使其能更好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 @6 c6 [" z! v8 O9 U! C: z 通过以上种种努力,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逐步提高社会的诚信度,增强人民对政府对企业的信任感,构建和谐社会。
+ N& D) c3 _% e. D- E" Z, y l
7 r% j% z Y) B- E' f2 A9 ]
# d* v& X: x- ~+ ?, y
3 我国的人均收入增加了,幸福感会同样增加吗?你怎么看?
2 k! o; n( x4 L$ x4 E6 X 这道题和我们平时练习的“金钱观”问题有些类似,回答这种题一定要全面辩证,不能简单的说是或不是。收入提高这显然是件好事,物质是基础,但同时金钱又不是万能的,要结合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来谈,最后可以从国家和个人两个角度来表态总结。以下答题思路仅供参考:
8 b4 H5 @( F# {# l! j4 W% x. @$ d9 Z
改革开放三十年,是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的三十年,近年来,我国的人均收入逐年提高,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对于幸福感同样增加这种说法不能简单的肯定或否定,必须全面的分析。
* L: B+ w1 h3 L5 d
1收入是我们生活的最根本保障,物质是基础是先决条件。收入水平提高,让我们能够更好的追求生活质量,享受生活,感受幸福。收入水平提高了,我们可以举家去北京感受奥运,感受作为一名中国人的骄傲;我们也可以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比如资助失学儿童,在帮助他人的同时感受幸福。所以说收入水平提高了,会增加我们的幸福感。
9 |/ E. Q# s" K2但是,我们不能简单的将收入提高与幸福感增加画等号。金钱买不来健康和感情,近年来出现了“身体亚健康”,“心理疾病”等现象,反应了我们的精神生活没有随物质生活同步提高。有些人在收入增加时不仅没有满足,反而起了贪欲,走向堕落的深渊,这都说明了幸福感没有与收入同等增加。一个人幸福与否不仅取决于物质生活的质量,还取决于精神生活的富足以及生存环境的优劣。
1 }& S6 X+ @8 p& o3近年来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政府更是提出了与民同享经济发展成果,推出一系列亲民惠民的政策。国家除了大力发展物质文明建设,更要关注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建设,丰富老百姓的文娱生活,扶持文化产业,保护青山绿水,全力构建物质,精神,生态三方和谐的社会环境,让老百姓的生活舒心多彩,只有这样才能让人们的幸福感与收入同等增长。
( R" z c5 ~. }, x, O* _# H4作为一名公务员,要理性全面的看待金钱与幸福感。多讲奉献,少讲回报。在工作中积极努力,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尽全力为人民办好事,时刻将人民的利益放在心里,对得起纳税人的钱。尤其作为一名新人,更要把重点放在虚心学习积累经验上,不盲目的攀比收入,在工作中寻找快乐,得到幸福,真正做到利居众后,则在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