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7 \( F3 z/ t: g' g$ [
( G* C$ F5 C/ V/ N% B0 T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要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 R( ]* j$ n! b
5 P9 {6 V, b$ [7 d4 F; h 一、创新的内涵和特征
# u3 ^& |/ m v# G& J/ ^9 g' u1 m7 g8 l3 ?6 a1 @
1. 创新的内涵
9 w- g6 W2 s. i! ]4 ]
/ }+ D( L# M; D7 L. M+ x 2. 创新的特性:- {# C3 R* N. ]6 e; H
& d' j; z1 |' j- _, G, {
第一, 创新具有不确定性。7 m c6 v3 d, q& R! u# V( p. F; a
% C3 U1 c% d- w$ b4 s8 \4 v 第二, 创新的保护性与破坏性。
$ o- v( H' A! M$ l
" t9 u, j: _$ m7 `+ m/ Q: c. p 第三, 创新的受抵制性。
2 m, O& D% @0 s
) p; v) G3 f: j: j, d# T3 l" O; ~+ F 第四, 创新的偶然性或机遇性。
2 I4 M1 k" R5 M2 ?
% I2 H: [) b8 m- R 第五, 创新的风险性。2 S$ D/ P, j+ G4 R# I9 U# i
( P* M4 R6 i) V3 Y1 Q) f$ o p6 V
第六,从某种角度讲,特色也是一种创新。
# {4 U; z0 ^, P. \9 V1 N. q; \! |% I
二、创新性思维和创造力发挥" L5 ] p( u9 p: u' R
5 J1 j' ?6 O( f 1. 创新思维的含义
% k1 O2 ^: E4 d& Z' z) s4 R
2 {. r) U ^+ ~0 Z$ R' _ 2. 创新思维的特征
, K8 a/ B9 Q. U1 ]1 L# G" ^ P, W3 P/ J! q3 r, F
创新思维它有很多特点,比如,它有理性的、非理性的,有相同的、相异的。创新思维最大的特点是相异性、差异性。具体来说有如下几个特征:
2 Q+ O' E' r" D/ z1 Q% J& Y2 O8 B$ h! {( ?6 y/ R6 U
第一, 独创性或新颖性。$ W- |% I8 A) ^! |
( c8 a2 H* B2 x8 `3 d
第二, 灵活性。
1 ?( Q4 B/ m% o+ {* N! j
L) ]2 D5 o% g/ D. r8 v1 ~' V 第三, 艺术性和非拟化。
, k7 [4 x3 a6 G
2 f5 m7 ?# w: Y$ `: q1 ? 第四, 潜在性。第五,风险性。
( d4 t; \4 F- h. m: e8 K& p$ X& m! ?7 r6 t0 v+ w
创新思维的主要障碍。习惯性思维或思维定势。
0 R8 l D* a% ]) M$ K7 R
% W! T" B r$ V' }5 I8 U; }8 ~ 3、创新思维的主要方法9 `# c6 _9 `% \3 c& P, e
0 v* \4 b1 e& D% v4 Q (1) 要有丰富的想象力。
: Z8 L' }* ]$ q3 ?
; o! O" [7 e9 F& P% \7 U- a- i9 e (2) 联系法。4 d4 w) c' T6 G
6 M6 X3 l% M% u$ H0 o (3) 顺向思维法
2 M6 j3 Y# @/ ~# i: T8 [1 {0 @/ j; C5 H- d9 I4 g/ T- E
(4) 逆向思维法3 y3 k$ k; K( u$ h) |" y) N
8 L% f+ o0 X) g& l) B8 ~; e$ {
(5) 转向法
- ~' ~& w- f% ^4 z" @. F6 n t6 O
) h$ Z% L4 Q# r* T; m; Z4 k& s! B/ ] (6) 放松法。
% y4 Y. _$ u) J2 H4 Z5 k
- o9 z* v6 n, m/ d+ K 4、创造力及其发挥
- U% _) Q7 M x7 U6 H0 y
- z' k9 u+ G4 W0 ~1 F: e (1) 创造力的含义;) P, M. M8 v v- Q
0 ]1 ]' C S2 o. n( D. D! q 创造力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条件和信息,开展能动思维活动,经过反复研究和实践,产生某种新颖的独特的有价值的成果,这种能力,我们叫创造力。
; r! ?7 q* |# R9 M7 W) `2 A% @. \8 t* a, \ F$ z0 C; R* p0 Y
(2) 创新思维与创造力的关系;6 Y, b; v+ i! r5 F" E$ i7 P
+ V% v8 V4 L' p
(3) 创造力的发挥。( Z% ]+ p$ ^+ R. n% M) ^
3 g9 \) \ g4 x" L 如何充分发挥创造力,如何把它充分发挥出来?至少应该营造一个充分发挥创造力的良好的环境,这个良好的环境主要包括:第一,宽松的环境,相对宽松、愉悦的情况下,创造力就容易发挥出来。一个人一旦背上沉重的枷锁,就谈不上发挥创造力了。第二,要适度紧张,这也是个好的环境。 第三,无畏的环境,创造力的发挥要无所畏惧。
, B- B# y& @4 z% c# C0 b
0 U* t5 A# U8 K9 q2 l# F' d 全文
9 E" |" X3 |: ]( b+ R& ^9 v) m! p% z0 [& m- U& [* z6 c& F
我今天奉献给大家的题目是《创新思维与创造力的发挥》。我讲两个问题,第一,创新与创新思维,第二,创造力的发挥。下面我讲第一个问题,创新与创新思维。什么叫创新呢?创新是对当今世界,在我们国家出现频率非常高的一个词,企业家、政府官员,我们大学教授,我们在座的同学,几乎都念念有词地创新,同时,创新它又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词。在英文中,这个创新Innovation,它这个词起源于拉丁语。它原意有三层含义,一个,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那创新作为一种理论,它的形成是在20世纪的事情。由一个学经济学、学管理学,大家比较熟悉的一个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熊彼特,他在1912年,第一次把创新引入了经济领域。换句话说,从经济的角度他提出了创新,他认为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生产函数,实现生产要素的从未有过的组合。他从企业的角度提出了创新的五个方面。3 c4 p2 c- O' h6 O0 k* s- ~ F/ `
! W9 K# Y; s) |- d: I' Q' T. H
一个产品创新,就是生产一种新的产品,要采取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工艺创新,要开辟市场,市场开辟,市场开拓创新。要采用新的生产要素,要素创新。第五,制度、管理体制、管理机制,制度的创新,他提出了五个方面。美国另外还有个管理大师,学经济 学管理的,大家非常熟悉,这个人叫德鲁克。他第一次在20世纪50年代,上一个世纪的50年代,把创新引进管理领域,有了管理创新。他认为创新就是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能力的行为。现在“创新”两个字扩展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比如我们讲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经营创新、技术创新、教育创新、分配创新。我们同学们的学习方法也要创新。) q& [# S% n3 s) H* Q' P* E
1 t6 \' d6 O$ T6 I {4 k" M 那么对创新我们有多方面的理解,对创新我们有多方面的理解,说别人没说过的话叫创新,做别人没做过的事叫创新,想别人没想的东西叫创新。我们有的东西之所以叫它创新,就是因为它改善了我们的工作质量,改善了我们生活质量,有的是因为它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有的是因为它巩固了我们的竞争地位,有的是对我们经济,对社会、对技术产生了根本影响。所以我们叫它创新,但是创新不一定非得是全新的东西,我旧的东西以新的形式包装一下,包装旧的东西叫创新。我旧的东西以新的切入点叫创新,我总量不变改变结构叫创新,结构不变改变总量叫创新。
+ }+ O* W3 p6 I3 B( j: B
. ^! }$ P. R+ A* ?. k; y3 k 那么我下面讲一个案例,有那么一个公司,它通过很多方法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发现这四个车间呢,劳动生产率采取很多方法,提高提高提高。提高到一个临界点,再一提高非常难。怎么提高劳动生产率,有的人给他出了这个主意,就分析这四个车间的员工的构成。就发现第一个车间都是男孩,好,就加了几个女孩进去,效率提高。我们经常有人说的叫男女搭配,工作不累。第二个车间都是一些青年人,加了几个中老年进去,老成持重。加进去效率提高。第三个车间都是中老年人,加了几个年轻人进去,有新鲜活力,效率提高。那么第四个车间呢?老的少的,有男的女的,都有,怎么提高效率?他们分析就发现,这个车间都是本地人,都是本地人,加几个外地人进去,都拼命地干,效率提高。还是这么多人,就把结构变换一下,这就叫创新呢,这就是创新。所以同学们,创新到处有,创新就在我们身边。" a1 E1 v5 A, B& k* \# a
. i$ g: M1 V& y4 e- d- x2 l 那下面我讲第二个问题,创新思维,刚才我们讲了什么叫创新。我们知道了创新思维,什么叫做思维呢?指向理性的各种认识活动,创新思维它有很多特点。比如它有理性的、非理性的。有相同的、相异的。我们认为创新思维,它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相异性、差异性,非常突出。同样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他有不同的思维,不同的人他有不同的思维,同样一件事,不同的人他有不同思维的。
( l& o) f/ u- {9 ^" N' Z! M. M6 V
我们举一个案例,两个推销人员到一个岛屿上去推销鞋。一个推销员到了岛屿上之后,气得不得了,就发现这个岛屿上每个人都是赤脚。我们重庆话叫做打光脚板,赤着脚没有穿鞋的。他气馁了,没有穿鞋的,推销鞋怎么行,这个岛屿上是没有穿鞋的习惯的。马上发电报回去,打手机回去,鞋不要运来了,这个岛上没有销路的,每个人都不穿鞋的,这是第一个推销员。第二个推销员来了,高兴得几乎昏过去了,不得了,这个岛屿上的鞋的销售市场太大了,每一个人都不穿鞋啊,要是一个人穿一双鞋,不得了。那要销出多少双鞋出去,马上打电报,空运鞋来,赶快空运鞋。同样一个问题,你看,不同的思维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 ~6 _/ I+ `7 D5 O5 e
$ N* J8 H; H- `7 z. o6 _
那么我们刚才讲了,思维它有相异性的特点,还有很多特点,我们不去过多地谈它。思维它有多种形式,思维有多种形式,有抽象思维、概念思维、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意象思维、直感思维、社会思维、灵感思维、反向思维、相关思维等等。创新思维,思维有很多很多种形式,创新思维是其中一个。那什么叫做创新思维呢?我把创新思维的概念,比较长一点。我把它奉献给各位朋友、各位同学。我们说的创新思维就是不受现成的常规的思路的约束,寻求对问题的全新的独特性的解答和方法的思维过程。不要受什么约束,要全新的。寻求对问题的全新的独特的这样的解答,这样的方法寻找出来,这样的思维过程,我们叫创新思维。创新思维它是相对于传统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所有人都有的。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你们都有创造性思维,你们都有创新思维。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用它,大量的创新思维被埋没了。比如小孩、小学生问老师,老师,天上有一个太阳,会不会有两个太阳?老师说,瞎说。“国无二君,天无二日”,怎么会两个太阳。完了,小孩的创新思维就被泯灭了,天上可能就有两个太阳,五个太阳。宇宙无限,银河系太阳系可能有很多,这个创新性思维就被埋没了。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平常人他是传统性的思维,常规性的思维占主导,所以它的创造力发挥不出来。
+ w" X) @' ~0 y1 A! c+ S0 F2 F1 I6 i* o3 T# I1 T
第三,为什么要有创新性思维,为什么要创新思维。我们江总书记对创新,对创新思维对创造力,他有很多重要的讲话。比如,XXXXX江总书记讲的最著名的一句话是,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总书记还讲了,迎接未来的科学技术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2001年江总书记又多次提出要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我们都知道,有一个伟大的科学家,相对论之父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在1936年10月15日,在美国高等教育纪念高等教育300周年的纪念大会上,他有一段讲话。他说,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志愿的统一规格的人所组成的社会将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不幸的社会。管理大师德鲁克他说,对企业来讲,要么创新要么死亡。我们人类社会就是一部创新的历史,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创新的历史,就是一部创造性思维实践,创造力发挥的历史。那创新的重要性,我具体说。; H1 g0 U1 k$ ^- b# L4 k
/ t, y0 Y9 _. C1 J' R 第一, 前提。它是一个重要的前提,创新。什么前提?创新思维是创新实" t) w( Q1 C4 i9 g( R
' A% v, U3 L. k( w 践,是创造力发挥的前提。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决定结局,思维、思路,思路决定出路。举个简单的案例,大家看过美国的大片《泰坦尼克号》,《泰坦尼克号》一个致命的思维错误。它错误错在哪儿呢,它认为船造得越大就越不会沉,越不会翻船,是船都有可能沉。当然我这里要补充一下,有两种情况下一般船它不会沉。一种情况这个船造得挺大,大得跟那个水塘一样大,它就不会沉了,是吧,不会翻船了。第二,这个船呢。有一次国际上有一个海战,甲方打乙方,打这艘船,再怎么打,打无数个炮弹都有了,就是打不沉。什么原因?它搁浅了,它搁浅了不会沉吧。一般讲是船都会沉的,所以《泰坦尼克号》它犯了个致命的缺点错误,认为船造得越大就不会沉。在这个思维前提错误的情况下,所以必要的救生艇救生衣它没带够的。你看翻船了,倾斜了,沉船了。救生艇救生衣不够,望冰山的望远镜没带的,肉眼看到冰山了,方向转不过来。因为它认为船不会沉,它这个思维前提,这是个前提。所以我们说,创新思维是创造性实践的前提,是创造力发挥的前提。: B* E6 u! |. w/ \; y! ^
9 g+ q8 G4 Y! m3 u/ z 第二, 它不光是个前提,是个法宝,是个什么法宝,是企业竞争的法宝。: _2 Q- j, i' E) e
r5 ?& s, b; W) e. u 是我们一个单位、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竞争的法宝。今天的社会是竞争的社会,: y4 m( A# m# p5 J6 _
5 }1 o$ m M& u: S- h1 T' { 靠什么竞争,靠特色、靠创新、靠点子、靠思路。所以我们说,我们今天企业的竞争也好,我们很多竞争也好,创新思维它是个法宝。
. y3 T2 A4 C0 c" R
" d5 U7 ]8 D- W5 O1 J# ]; r% \ 第三,育人。创新思维对我们培养人,培养人才,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非常有重要性。我们现在由于旧的教育制度,包括曾老师讲课,创新性还是不够的,启发性还是不够。我曾老师讲课的典型的方法是,第一章第一节,大一二三,小1 2 3。(1)(2)(3),ABCD。层次清楚,逻辑性强。于是我们老师讲笔记,学生记笔记整理笔记,背笔记考笔记,最后掌握的是一本笔记。创新思维不够的,我们非常缺乏的是创新性的创造力发挥的这样的人才。所以给我们的中国教育,给我们重庆大学的教育,给我们哪怕是中小学的教育,哪怕是幼儿园的教育,哪怕是家庭的教育,哪怕是社区的教育,社会的教育,提出了个非常非常重要的课题,育人要在创新思维,创造力发挥方面下工夫。4 _ ?! M3 O$ l
8 `2 t1 c3 Z# p9 d [7 |( j+ ? y
创新的重要性。第四,作用。创新对我们每项工作都有作用,对我们每项工作都有作用,对我们的学习,创新有作用。创新思维对我们教书,创新有重要作用。对我们的改革开放,创新有重要作用。那我这里讲一下两个大学生的故事,两个大学生毕业了,分配到一个公司去工作,两年过后,公司老总提拔了A大学生当副科长,B大学生心理不平衡了,我们两个不是一块来的吗,工作我们都非常努力,怎么提拔了A大学生,不提拔我啊。找到老总,老总你今天给我说清楚,你交给我的任何工作,我都踏踏实实完成了,怎么提拔A不提拔我,我们一起来的,你给我说清楚,我心理不平衡。老总非常有耐心,老总说小B。那你,我要给你说清楚了。但是你来了这么久,你帮我干一件事吧,下午四点半呢,你到街上隔壁的自由市场上去,你看有什么东西卖没有,回来跟我说一声。小B说那好,我去看一下。小B去了,咚咚咚咚下楼,一会儿回来了,老总,市场上有个农民推了个手推车,在卖土豆马铃薯。老总说好,老总说这一车土豆大概有多少斤呢。那老总我没问,我去问一下,噔噔噔噔下楼了,一会儿回来了,老总,一车土豆300多斤。老总说它大概多少钱一斤呢,噢,这个问题我还没问,老总那我去问一下,噔噔噔下楼了,一会儿回来了。老总,八毛钱一斤。老总说,要是我全部300多斤都买了,他少不少啊。噢,这个问题我要去问一下,老总你等一会儿,噔噔噔下楼了,一会儿回来了。老总,六毛钱一斤他就卖。300斤呢,他六毛钱一斤就卖的。老总看他跑了四趟,汗水出来了,端一杯热茶过去,坐下。小B你坐下休息一下。又把提了副科长的小A叫过来,小A你到隔壁市场上去看一下有什么东西卖没有,回来给我讲一下。小A噔噔噔噔去了,一会儿回来了。老总,有个农民推着一车土豆在卖。老总说,大约有多少斤重啊。老总,顺便问了一下,300斤多一点。那老总说,多少钱一斤呢。老总,我也顺便问了一下,八毛钱一斤。老总说全部买了,他少不少,老总,我顺便问了一下,六毛钱一斤他就卖。老总说叫他来,我们都买了,我已经叫到门口了,只等你一声令下就进来。小B一看到这个全过程,不讲话了,老总我继续干,我会好好干的。老总希望有踏踏实实干的人,包括大学的同学。还希望有创新思维,自觉地理解老总的意图,创造性地地理解老总的意图,他很希望有这种人才呢。 r* v' I2 m7 h5 H8 }. H4 u
2 u6 j3 X7 ]$ o g 我们今天改革开放每取得的一步成就,你看都与创新思维的实践都有关系。那接下来,第四,创新思维的主要方法。创新思维这么重要,它又是前提,又是法宝,又是重要作用。它有这么多好的,那我们怎样具备创新思维呢?我们的方法呢?
9 C$ R0 h) t/ w4 y5 j0 ]
, ?* \3 P6 q4 a! l$ e! I2 x 第一,我们要打破创新性思维的障碍。我们要创新思维有障碍的,我认为主要有三大障碍。第一,思维定势。你的思维定在那儿了,你的思维进了牛角尖了,出不来了,那你的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展现出来,那一个人的思维为什么会定在那儿,动不得了。为什么进了牛角尖,进了死胡同,就出不来了,这个思维定势是怎么产生的呢,一个权威,一个是从众,权威说过了,我们就没法说了,我就定在那儿了。还有什么从众,从众心理,就是个体他顺应了群体,盲目地有理无理地顺应了群体,顺应了先验,我过去是这样的,我现在的思维也定在那儿。先验,还有情感。这四大因素使我们的思维定在那儿了。! C( T; x/ Y" q3 x3 m& h
% h& m. N; @/ b9 K v 我们今天就让每个人,你的单位,你的环境要宽松要愉悦,去掉枷锁,才能发挥出来,所以要宽松。其次要适度紧张,这也是个好的环境呢,适度紧张,怎么么个适度紧张呢?适度紧张就是说,适度紧张可以把创造力发挥出来。你看我们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们还被迫发出最大的吼声,起来。适度紧张,说的是一群猎人带着人上山打猎,远远看去烟雾缭绕,一只老虎向他们扑来,猎人张弓开箭,把老虎射了,其他人趴下了等,等了不久一看,没想到过去一看,哪是老虎啊!是一个石头向他们扑来,石头样子像老虎扑来。但是大家惊呆了,一箭过去把石头射成两半,全部传开了,力气好大噢,把石头都劈开了。回去到处传,有的人不相信,怎么会力气再大,怎么把石头射开嘛,再弄个石头让他射,好,他就张弓开箭,1箭2箭20箭,石头都开不了。因为他在第一箭射的时候,他以为是老虎向他扑来,他有生命危险,所以他射去,用了全部的力量。他在适度紧张的状况下,在危机状况下,所以为了让创造力出来,有时候要制造一点危机,让大家认识到有危机感。* { M% V6 ~4 Q" r$ X5 H
2 r$ F# T5 x+ D& X) H) l/ z' K 第三,无畏的环境。创造力的发挥要无所畏惧,有所畏惧,他的创造力出不来,同学们,有个中学数学老师高中数学老师,给同学们布置家庭作业,布置了四个题。同学们唰唰唰唰在黑板上写个四个家庭作业,让大家回去做。这个同学回家做第一道,很轻松做出来了。第二个题稍微难一点,也做出来了。第三道题确实有点难,做了不到一个小时做出来了。第四个题他怎么也做不出来,他说今天怎么搞的,我的题应该都做出来,做不出来啊。使劲做,直到东方发白,熬了一个通宵,做出来了。第二天给了老师,老师,我的家庭作业做完了。老师第一个打勾,第二个打勾,第三个打勾,第四个虽然也打勾,但是打得非常凝重,打勾。老师惊呆了,哇!你怎么把这个题做出来了!因为老师他没有注意,顺便把一个世界难题写在黑板上,世界上都没有人能够解答的,这个同学他结果一下子给解出来了。你要是在黑板上说,这是世界难题,全世界是没有人能解的。那个同学下去,挨都不挨它。无畏才能创造,无所畏惧,那这个环境我们有了。第二,要积极开发创造思维,要积极开发。怎么积极开发?第一要充满好奇心。特别是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你要问一个为什么。比如刚才讲的活塞拔掉,水带着漩涡下去,这个每个人都看见了,你充满了好奇心。同学们我们要充满好奇心呢。有人戏称什么叫科学,科学它有很多含义,科学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理论的总结,这是对的。有人戏称什么叫科学,他说科学是满足科学家好奇心的一个东西。好奇心,要充满好奇心。其次要有丰富的想像力,丰富的想像力是创造性发挥的前提是基础,哪怕是异想天开,哪怕是异想天开,要有丰富的想像力,我举个案例。
7 U8 A+ ^2 R2 m; ~" A
9 W2 W) k B% S' p O( M 1984年在美国里根当总统的时候,美国一批小学生,在学校读书,读烦了,老师带他们到户外去玩耍。小孩到了户外,什么都新鲜呢。啊!蓝天,啊!白云,啊!蛐蛐、小溪、麻雀,非常高兴,看到什么都新鲜。到了一个树丛中,芦苇丛中,就发现一个蛋。噢!全都围过来,十几个人围过来,蛋呢!高兴。大家都猜猜是什么蛋,有的说是麻雀蛋,不,麻雀的没有这个蛋大,怎么是麻雀蛋呢?有人说是恐龙蛋,恐龙死了好多年,怎么有恐龙蛋呢?鸭蛋、鸡蛋猜不出来,有的小孩说猜它干啥,把这个蛋抱回家,放在孵化箱里面孵化、加温,孵出来是什么就是什么。其他同学说ok ok,我们抱,把蛋抱回家了,放在孵化箱里面然后加温,眼睛一直对准这个孵化箱看呢,看到底出来是什么。就看啊就等待啊,等待是非常难熬的。终于蛋壳里面在躁动,蛋壳破了,里面的东西出来了,全部惊呆了。哇!什么?里根总统,这个蛋壳里面出了个里根总统。是不可能的。这是1984年美国全国推荐的一篇优秀小学生作文,我们放在我这儿,要是我给他批改的话,我肯定是不及格,零分。记叙文不符合程序。第二,结尾怎么出来一个东西就完了,怎么没有拔高。第三,乱想。怎么会出来里根总统,放在我们这儿,就出来曾老师或者什么,怎么可能。他又让他可以想像出来里根总统。丰富的想像力,哪怕是异想天开,你引导嘛,纠正嘛,引导他嘛,丰富的想像力。所以不要泯灭学生的丰富的想像力啊,特别是我们大学,大学要探险,要引导研究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探险,interplesion,探险家。6 c/ y4 O; u( _3 O
; J6 ?. n: h- n { 第三,要有良好的心态,创新要有良好的心态。这个良好的心态一个是积极向上的心态,为了社会进步,积极向上的心态。本来你就消极,但是你有积极的心态,比如这是半杯水,一个消极心态的人会说糟了糟了,只有半杯水了怎么办呢?一个积极心态的人会说,还是这半杯水,会说好啊,太好了还有半杯水。你看同样是半杯水心态不同,所以我们要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其次要经得起挫折,经得起失败。有这个心态,要经得起挫折,经得起失败,发明电的爱迪生,失败了1000多次,最后成功,一千零几次。记者问爱迪生,你都失败了1000多次还在努力,他说我不是失败了1000多次,是成功了1000多次,每一次你们认为是失败,我认为是成功。# I/ G7 ] |$ M. b% t4 x3 t3 J! ~
: i( f' y( A) s( a% Y* @& P
第四,要交流信息。通过交流信息产生创新的思想火花,通过交流信息产生创新的思想火花。我在1993年我写的一本书中间,我讲了这样一段话。我说假如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梨子,我把我的梨子给你,你把你的苹果给我,我们交换一下物质,最后是什么?数量没有增加,质发生变化。你的苹果变成我的梨子,我的梨子变成你的苹果,量没增加,质发生变化,但是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个思想,我们交换一下思想就不同了,你的思想给我,你原来的思想还在,你给了我,我把我的思想给了你,你原来一个思想,现在变成了两个思想,你给了我一个思想,我原来的思想还在,我也有两个思想了。而在思想碰撞过程中,要是碰出新的思想,新的思想火花,就有3个思想,4个思想,5个思想出来,所以要交流。在一次国际研究大会上,中国有个学者叫许国泰,他是中国创造学会的会员。第三,举一张纸,我明天将证明这个曲别针将有上亿种用途。下面又鼓掌,第二天他怎么证明。曲别针有大的小的,不同的重量做成不同的砝码,天平上的砝码,它有多少个?它是金属,可以和酸发生作用,那要发生好多种作用。它可以做成1、2、3、4等阿拉伯数字,那可以做成好多种数字。它可以做成ABCDEFG,它又可以做成好多种字。它可以做成阿拉伯文,可以做成俄文,做成好多字。上亿种用途。通过交流,创新思维,创造力出来。
b" N# P/ j9 r4 \. v( w9 d1 M" g; n7 a3 G
那第五,要努力实践。特别是一个好的方法,我们这里介绍的上海的一种和田法,叫什么?加一加,减一减,代一代,缩一缩,代一代,替一替,联一联,改一改,学一学,代一代。它有很多方法,这个方法。比如说我举个简单案例,减一减,我们戴的眼镜,我们把它减薄一点,创新出来了。除了这个方法以外,还有很多方法我们要实践,还有很多方法要实践,这个案例我就不举了。5 ?& J4 a# A& F; @! h/ P' x
1 t8 @4 A4 q$ B. C9 l 第六要合作,创新要合作。创新固然需要有创新的个体的行为,但是现在创新需要合作。马克思讲人是社会的人,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我们今天的创新创造,创造力。个人的作用非常大,但是要合作,特别是当今世界高新技术要全世界合作。这种合作我们非常需要有领衔人物啊,有帅才啊,领导合作。“帅则将将啊”。要会协调沟通,发挥团队优势,群体优势,使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升华,在合作中升华。
9 @1 s# P8 j$ A6 Z, r* g: r1 V# j; c6 Q# V3 g$ v
第七,形成创新和创造的社会力量。这个社会力量是什么?全国全社会我们整个重大,都要形成支持创新,支持创新思维,支持创造力的环境。因为有时候,创新它要破坏旧的。青岛海尔的张瑞敏说了一句经典的语言,他说什么叫创新,创新就是一种创造性的破坏,创新就是一种创造性的破坏,所以形成全社会的力量要支持创新。我们每个人要在创新中创造力发挥中,发挥很大力量,全社会要支持。' A+ A5 c) x; D- R3 K
' k+ G9 q+ ?: j 最后,第八,要让创新思维表现出来。要使得我们的创新、创造力变为现实,很重要的要有丰富的知识,丰富的知识是和创新思维创造力的发挥成正比,丰富的知识从哪儿来?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是地下冒出来的,不是人原有的,头脑里面固有的,要通过两个字得到,学习。我们江XXXXX总书记讲了三大任务,第一是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所以我们今天讲要成为学习型的企业,学习型的个人,学习型的社会。通过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出来,通过学习知识,创造力发挥。1 k, m6 q5 @6 I+ {( C2 K; A
% _ q: K9 |" E8 Z; M2 X 已有知识和未知知识成正比,这看起来是荒谬的,实则就在情理之中。越有知识越要学习,就是我们说的“学而知不足”,就是我们有个英文词组说得好,Live and learn,活到老学到老。要真正具有创新性思维,要真正具有创造力的充分发挥,要学习学习再学习,活到老学到老。谢谢大家。) k; U. ^4 c1 Z+ { Z' N
; J( c8 x7 r4 u9 l 问:曾老师您好!我想问您一个问题,就像您刚才讲到,要形成这种创新思维需要全社会来支持,需要形成一种全社会知识创新这种氛围。那么就您来看,您认为有一些什么样好的建议,或者说您认为,您可以给我们设想一下吗?就是说怎么样来能够实现这种您设想的美好的这么一种状态。! H, t ] V/ e- L
' a' B+ a c& ]( I7 K
答:现在可以说是既形成了又没形成,相对的。但是总的是向形成这种良好的氛围在发展,君不见,我们江XXXXX总书记,我刚才讲了多次重要讲话,江XXXXX总书记最近几年讲创新讲得非常多的,而且他身体力行。比如,江XXXXX总书记2001年讲的劳动价值的创新,我们理论工作者研究,不光是劳动价值的创新,也要实践。我们今天所有制改革在创新,我们今天的学习方法在创新,我们高等教育改革也还得创新,包括我们今天的这种形式,在我们重大,也是第一回,也是在创新。这个潮流,这个势头非常好,这种氛围我们认为越来越好。但是,还是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说,你认为创新,他认为不是创新。还有创新有些代价,它的成本、风险和代价。我们要评估,要评估,还有创新它需要什么,它需要高素质高知识。创新它不可能模拟的。你比如说,我做这个动作,你也跟着我做这个动作,那叫模仿,不叫创新呢。那这个环境这个氛围。一个是全社会。我们从江总书记讲的,我们各级领导要倡导创新,老师在学校,中学的大学的,初中的高中的,都要倡导这种创新方法。我们的上课,要富有启发性。我们的学生,我们不光是死记硬背一些东西。我们做创新的主力军、生力军,身体力行。我们同学们要这样子。这样,只有从小事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每个人做起,这种氛围就逐渐逐渐地把它形成了,这是个渐变过程。但是这个速度在加快。谢谢! 9 @/ I! v( O c; W' k& y
+ I; [1 ^! \6 L$ J$ k. A主讲人简介
' Y+ v1 m: M' V0 G8 r+ N' S( V) O/ G. R4 o
曾国平 ,男 。1982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分配到自项市委党校任教;1987年调到重庆大学任教。先后任重庆大学社会科学系副主任、贸易及法律学院副院长、院长。
. m/ Y; ^8 H& D, ?* G6 w F. S( |& k/ H6 t7 V9 w: P- @
先后破格评为副教授和教授;现兼任两大公司的独立董事,多个企业的顾问,多个区县的顾问。全国首届百名“两课”优秀教师。发表论文60多篇,主编、副主编32本书,个人撰写并发表300多万字作品。
2 m7 E+ i% [( B+ L1 S8 ~3 B: G u0 I; e* D$ _- U% k# z
著有《发展中的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等。是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在市内外、境内外作经济、管理、政治、科技报告1000多场。
1 G) l6 Y& ^. n' }* e
7 e& B( j5 A( i"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