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脱离群众的危险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危险。因此,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既是基层干部岗位职责之所在,更是个人工作能力的体现。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利益群体诉求日趋多元,价值需求取向纷繁复杂,民生保障标准要求更高。面对基层群众工作中的新挑战、新问题,我们要适应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真心真意,将心比心,磨炼一种“向上、向善”的品格魅力和人格特征,用心做事、用心服务、用心解难,以勤勤恳恳的工作、实实在在的成效赢得人心、凝聚力量。具体来讲,基层干部做好群众工作应该具备“六心”。( B1 |/ j- E! c' F3 i- K
; C" p% N( b& F' p 一颗忠诚的心 * W1 T$ F/ V1 v: M6 v9 \/ T: C! b/ e+ f% A9 X) e
天下至德,莫大乎忠。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年代,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对理想信念的坚守,始终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精神动力,始终是指引党员干部健康成长的明亮灯塔。作为一名党员,就要忠于党、忠于人民;作为一名干部,就要忠于事业、忠于岗位。忠诚不是对哪一个领导、哪一个人,而是对共同所拥有的事业忠诚。无论处于什么岗位,都要把对党高度忠诚、对工作精益求精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这既是党的要求,更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保证。就基层干部而言,就是忠诚自己的岗位,忠诚自己的职责,始终如一,任劳任怨。 8 J6 p% u$ \6 |2 N + d5 D3 D3 F0 ^2 i" Y 一颗大爱的心 5 O' A& R& ]3 x# w 6 z- r% A( a7 W 基层干部是充满爱心的职业,这是对每一个基层干部的基本要求。党与群众是血肉联系、鱼水深情,基层工作是和老百姓打交道的事,对群众要始终饱含深情,这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良心。只有怀着一颗仁爱的心,才能走近群众、走进基层。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宗旨,为百姓遮风挡雨,为人民鞠躬尽瘁。基层干部就生活在群众之中,要对人民群众充满深厚感情,做一个充满爱心的人,做一个对人民群众有真情实感的人,做老百姓的朋友,听老百姓的故事,解决老百姓的问题。要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面对群众的困难、百姓的疾苦,不能冷漠无情,要主动为民解难、为民解愁,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多办实事、多解难题、多做好事。% Y. C8 B7 N' M0 }! D3 h
# i# p8 V$ X/ ^% O; t0 [8 k
一颗朴实的心) o( c" l( H; |) z' k
' ?; t i0 G- p: Q+ P 毛泽东同志曾把共产党人比做“种子”,把人民比做“土地”,要求党员干部在人民群众中“生根开花”,深深植根于群众。我们党员干部,不管地位有多高,权力有多大,都没有资格凌驾于人民群众之上,要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基层干部最重要的品格特征是朴实、实在,一名基层干部,一定要朴实,一定要让老百姓认可。老百姓认可你的东西,可能就是你的朴实。他们可能不懂那么多道理,你可亲、可爱、朴实,他们就认为你是一个好干部。基层干部要把“官位”看作是为人民服务的岗位,要把权力看作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要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为指引、评价、检验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要不断拓宽密切联系群众的渠道,带着赤子之情,重心下移,主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与群众坐在同一条板凳上,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体察民情,倾听民声,排解民忧。7 Z* B; |3 A* b$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