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部门或单位的材料文稿,必须以领导即一把手为核心,要反映领导的最终意图和目的。如果把握不准这一条,文稿写得再漂亮,也得不到领导认可,就只能当“杨白劳”了。如何最大限度地领会领导的工作意图,转化为文稿的内在思想,我有几条体会,与朋友们一起交流。+ ^5 q1 ^1 R) ], i+ {+ |
/ ^. N; ?7 u% a7 O" A: Y7 O6 I 一是多看。不管你是不是领导的秘书,只要你平时经常要写材料写文稿,就必须养成多看的习惯,成为一种本能,做个有心人。要做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你记清;别人想不到的东西,你想到。写领导的讲话或单位的材料,必须要抓住一切机会,注意观察某阶段里领导下基层时重点看什么东西,对什么事物感兴趣,经常看什么书和资料,喜欢接触那一行业和类型的人。凡此种种,都可以捉摸到单位领导的工作倾向和重点。这种工作习惯,也许你可以天天见到,别人很多人也经常见到,但只要你留心留意,就会在潜意识中接受领导思维,领会领导的工作重点和方向。: _7 O+ Q& ?! k4 V* }3 Q
: p6 l2 b, N& y9 I$ {
二是多听。& E# [( | c" A; p r
- j2 O- Y; ? t0 d {6 f 三是多记。最好自己随身带着笔记本,小型巴掌大那样的记事本。做到看到听到好东西,特别是领导的谈话讲话,就马上记下来。这是一种日常积累,记下来的东西虽然不一定马上有用,但记多记久了,总有一天会用上写上的。写文章其实是七分积累三分技巧,只有积累多了,那些零碎的记录就会慢慢在脑海里形成新观点、新思路,才能做到既笔下生花如有神,又不偏离领导的意图。! e, L6 G* g3 d' W9 ~
" m1 J8 T5 C0 D! ^! Z4 x0 n
四是多问。对一些自己不清楚不明白的东西,一定要抓住一切接触领导的机会,不耻下问,不怕多问。有的领导意图,自己一时把握不准,就必须主动向领导多问,多请示。一般的领导,都不会拒绝下属的请教的,否则就不会要你来写这文稿。直接问清楚写作的目的和意图,远比你自己猜测来得快来得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