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略论公文写作的“生动性”----文似看山不喜平

[复制链接]
江苏老秘 发表于 2012-7-16 05:05: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生动性是公文的魅力。公文枯燥无味,不堪卒读,就会行而不远,其作用就难以发挥;公文华丽活泼,则又容易流于轻浮,失去庄重,其作用也会大打折扣。因此,写公文应该“酌奇而不失其真,玩华而不坠其实”(刘勰《文心雕龙·辨骚》)。如何把公文写得生动有味,引人入胜呢?笔者认为,除了积累阅历,锻炼功力外,还应该努力做到“三不”,即:不平淡、不庸俗、不干瘪。
: {& g+ ~3 G( K& K7 C
: w* `! g& h' J& R" L* P; a6 R一是平实而不平淡' ~% Y1 O6 j; |3 Y

4 p4 Q' [2 K& ?0 Q6 r# t: K公文语言应该平稳朴实,如涓涓细流,娓娓道来,层层相因,环环相袭,有理有据,有滋有味,切不可大话成堆、空话不断、废话连篇,平淡如水。常见的公文,之所以读起来拗口,听起来头疼,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无滋无味,通篇讲的都是常说的老话(如统一思想、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加强领导等等)、正确的废话(坚持……、发扬……、体现……)、漂亮的空话(原则来原则去)、严谨的套话(如在……正确领导下,在……精神的鼓舞下、为……而努力奋斗、为……而多作贡献、再立新功)、违心的假话(如感谢……关怀,得益于……关心、支持、指导)。有人总结,中国官员使用频率最高的12个词是: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重要讲话、严肃处理、有效措施、不尽如人意、一定的、基本上、阶段性成果、力度、负增长、工作需要,等等。有网民讽刺说:开会没有不隆重的,闭幕没有不胜利的,讲话没有不重要的,鼓掌没有不热烈的,领导没有不重视的,成就没有不巨大的,工作没有不扎实的,效率没有不显著的,人心没有不振奋的,等等。
* ~, K) F- \# g/ t  }6 q( R6 k
3 I+ R8 E; B, p5 l那么,写公文怎样才能做到平实而不平淡呢?笔者的体会是:要以质朴之心、务实之态写实在之文。如某市政协主席在政协换届会议闭幕讲话时说:“作为新一届政协人,我想用三句话与大家共勉,这就是:说好政协话,做好政协事,当好政协人。”围绕说好政协话,他说:政协话是反映实际情况的大实话,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心里话,是忧国忧民却与个人利益无关的公道话。围绕做好政协事,他说:政协委员必须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做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件大事。围绕当好政协人,他说: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既要有能力、有本事,又要树形象、转作风。这篇不到三千字的讲话,语言质朴,不打官腔,亲切感人,给与会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 O. S5 S. Y% K" y9 W
9 s2 T8 a+ d7 K6 `& W 二是通俗而不庸俗
! p6 `  Y9 M$ K
6 @, w" P  `2 ]4 ]' @' l很多公文是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要发挥应有作用,就必须通俗易懂,平白如话,容易被大众接受,便于在社会上传播。因而,写作公文时要善于吸收群众语言,创新常用语言,转化时尚语言,借鉴专业语言,注重修辞,讲究章法,避免“语言无味,象个瘪三”(毛泽东语)。
8 q! t. w5 V; J7 a' g" ~' E) c, ^0 B% J
有些公文看上去通俗易懂,但读起来却枯燥乏味,听起来昏昏欲睡。如有的文章不是一“搞”到底,就是一“抓”到底,或者一“促”到底。有位干部写公文喜欢一“该”到底:该部门、该单位、该同志等等,他的上司忍无可忍,就在其初稿上批道:一纸公文九个该,一该该出是非来,而后该员该注意,不该该处不该该。还有的干部把口头禅带入公文。某县原县长讲话喜欢用“与此同时”,秘书代拟讲话稿,他修改时多加“与此同时”,秘书认为不合适,删去;县长又加,秘书再删;县长再加,秘书又删,县长问原因,秘书答:“文章讲究灌气,必须一气呵成,乱加‘与此同时’,影响文章气场。”县长反问:“这材料是你读还是我读?”秘书答:“你是领导,当然是你读。”县长说:“没有‘与此同时’,我上气不接下气,你还灌什么气?”
8 u& l* o! O( D; w  a
" ~* Z' T! P# ^, J" t9 `有些语言虽然直白有趣,但俗不可耐,也不能进入公文。如文革期间,有人这样表达对党的感情:“党是母亲我是孩,一头扑进娘的怀,咕咚咕咚喝起来,谁拉我也不起来。”1 F0 N& [; S* V- T+ ?. ^: m
7 t" {$ {+ F2 V2 K
有些群众语言深入浅出,富有哲理,引入公文,可以收到言简意赅、丰富文采的功效。如农民出身的原国务院副总理陈永贵,虽然读书不多,但他善于用通俗的语言表达深邃的思想,他创作的一些格言至今还有很大影响,如“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干部干部,先干一步”;“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回头看有进步,向前看要跑步”;“站在虎头山,眼望天安门,胸怀全世界”。被称为“治乱书记”的四川省营山县城南镇党委书记文建明,善于用“土”得入耳、“实”得贴心的“官话”开展工作,如他批评工作推诿拖延是“脚踩西瓜打排球——又推又滑”;说作风漂浮、效率低下是“点上稀客、面上游客、桌上常客、灯下扑克”;评价干部是“领导干部千好万好,不如把自己的腰杆挺好”,等等。2008年7月19日,云南省孟连县发生胶农事件后,时任省委副书记的李纪恒在一次会上骂普洱市的干部:“说话没人听,干事没人跟,群众拿刀砍,干部当到这份上,不如跳河算了!”有鉴于此,笔者认为,通俗就是用最浅显、最通用的大白话表达最深刻、最普遍的大道理。
  B/ ?! D6 [* k0 u  S
0 i& J: S: S4 x. @7 e: l5 \三是干练而不干瘪
# j* t, c" v  p: o5 S1 z" Q) c
' }3 w; c* y8 C% Q, d) J& X+ B9 U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5 a( r4 k9 P. Y/ J; o+ b$ O
! Z$ k' q2 O$ v9 Z
    总之,公文写作要平实、通俗、简明、干练,语言要有一定的爆发力、冲击力和震撼力,让人有触动、有感动、有震动。像李斯《谏逐客书》“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晁错《论贵论粟疏》“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诸葛亮《出师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清末湖南籍官员保左宗棠的奏折“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等等,可谓一篇传天下,一言通古今,千年读之犹感叹,万古流传不过时。不像时下有些官方语言,如“没有拆迁就没有新中国”,“你是代表党说话还是代表老百姓说话”、“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等等,这些官样文章和雷人语录与公文的爆发力、冲击力和震撼力毫无关系。作者:张苏平    来源:学习杂志
标签:公文写作
 

精彩评论7

正序浏览
黑龙江老秘 发表于 2012-7-19 08:4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一、准确把握领导讲话的特点4 G4 |/ y! H) u" d
“命题作文”3 [9 \7 v# U$ b0 B/ R  [. W
第一,立意要高,不在其位谋其政
* `- n, x% h7 O6 q! B. E( l第二,权威性强,要科学严谨0 Y% V( N6 R( @' P* z9 Y$ ]' V
“三不讲”——不讲没把握的话,不讲有争议的观点,不讲标新立异、语出惊人的话
' O  X$ u% [8 P6 ]5 `9 z! ]第三,涉及面广! D* ^) K9 d& i& F! \# ?
第四,个性要突出
2 X( u3 M0 S" |" Y(中央的政策贯彻一点,领导讲话穿插一点,基本情况结合一点、领导个性体现一点)
6 Y0 ~9 r6 |1 Z# Y1 M7 X  H二、起草领导讲话应掌握的几个要点
* u3 I' B7 B5 w+ F2 j第一,研究领导讲话意图,善于抓到“痒处”
3 I  {$ d, j) \3 ~一要找到痒处
$ P$ z0 r4 T& T. n# y( ]二要看准时机! T  h4 I4 R8 C7 H7 i* i+ p
三要必须止痒* R- o$ _: o3 F
四要讲究方法6 A9 Z* L- m) w% n
把握领导意图,要注意两点:
& I# s$ D8 Y4 Q$ |首先,要从谈话中领会,从领导批示领会,从领导即兴讲话中领会,从领导批评表扬中领会。
( a$ @2 w+ N6 ], g- O' q其次,对领导意图深化和明确前,自己首先要搞明白。. f7 [9 W% x# p% `' H
第二,把握写作重点
- Y4 r0 o1 j4 e& H6 `+ ?“不板不乱”
% z4 t6 }/ `' A2 j! s5 c/ F: N结构要求:纲目清楚、思路贯通、层次清晰8 v2 ^8 l+ Q5 a- N! r
第三,讲究词章& ], P! x3 d( h
简(不罗嗦)、切(不空泛)、明(鲜明)、净(不遗漏)
# {5 o4 j( }0 n. {- M9 O第四,要记住领导,记住听众,忘记自我! u) {, l, f; o
第五,集思广益,善于集体推稿
$ P$ x% j) E# G一要领军人;二要提倡解放思想;三要兼采众长;四要注意培养锻炼队伍
0 B8 k/ r) \& t三、应修炼的素质5 L; U/ t) o/ |! A
第一,掌握基本理论和政策]
/ ~3 U( o$ k7 v  f第二,学习各领域各方面的知识/ S2 \$ F2 n5 P# K: c8 W5 |
第三,熟悉各类讲话稿的基本规范和技巧
  j; O( {. T3 Z$ z0 B: f第四,注意平时收集和积累资料7 k+ W8 h, {6 L  n) N
第五,加强调查研究
: E& k  \8 s: x7 F% L6 a, I第六,严守政治纪律。; s6 w+ q* T0 K1 B

) S8 W2 N  x- D" o3 A& h! Z
 
風筝╙╮yin 发表于 2012-7-29 10:47:4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秘网虚拟稿费
“酌奇而不失其真,玩华而不坠其实”(刘勰《文心雕龙·辨骚》
 
老猫 发表于 2014-9-8 06:57: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写文章
文章要生动就要有变化, 尤其是篇幅较长的文章更应当注意这一点。怎样变化呢? 用胡乔木同志的话讲:“无非是说了正面, 又去说反面; 说了这一面, 又去说那一面; 用了肯定的语气, 又用怀疑的语气。一篇文章, 如果从头到尾都是句号, 连一个问号和惊叹号也没有, 大概不会好。说书的人喜欢卖关子, 弄个悬案:‘ 欲如后事如何, 且听下回分解’ , 就是为了让人听的发生兴趣。” 据我的理解, 胡乔木同志给我们讲的道理是, 文章有了变化, 就会使文章感情变化大, 感情变化大当然就生动。另外, 还要能够使文章有一定的情绪,如正面反面对照, 恰当地引用一两句古语,增加些色彩, 格式也要有些变化, 同时还要有些曲折、波澜, 这都是使文章生动的方法。
 
塞北老秘 发表于 2014-9-9 16:4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酌奇而不失其真,玩华而不坠其实”(刘勰《文心雕龙·辨骚》
 
xorangebaba 发表于 2019-5-13 17: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不是文学作品,但一样要求生动,提高公文的可读性、生命力
 
Creature 发表于 2019-11-25 16:4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辛苦了,谢谢楼主发的好帖子~
 
zlenjoy2008 发表于 2020-8-4 13:5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文似看山不喜平,画似交友须求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5粉丝

196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