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 l- f7 v m8 U
具备较为坚实的公文写作能力 ,是机关工作人员做好工作的重要前提。党校函授教育把“干部写作”作为主课 ,着重培养提高学员写作公文的能力。但是 ,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在帮助学员了解和熟悉公文写作的模式特点的前提下 ,要更加注重公文特有的品质 ,切实培养提高公文写作所应具备的一些基本意识。; g E6 f1 H- S1 d
7 G: G% `9 [0 i1 y- \
一、确立政治意识 ,准确体现政策要求
2 W, `/ B8 I \' c
( u9 r) D6 ?+ g+ |7 w; |' [公文作为党和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在公务活动中形成和使用的文件 ,是党和政府进行决策领导、指挥控制、协调沟通的重要工具 ,是机关单位贯彻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具体书面形式。公文的政治性“与生俱来”,作为实际工作需求的反映 ,公文必然要体现一定阶级和集团的政治意志 ,体现发文机关的意志。公文中无论表明什么主张、见解 ,提出什么工作措施、要求 ,首先都必须在政治上站得住脚 ,这是公文在社会生活中正确发挥作用的前提。* s6 ?/ t/ Z7 E3 V
" U* O9 r5 d. e' H! n# A. a& ?
首先 ,坚持政治上的正确性 ,要求我们在政治意志、政策主张上所“依”所“本”要坚定明确 ,即必须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上级的指示精神指导写作和思维活动 ,从全局高度正确认识所面对的现实状况 ,形成正确的判断 ,进而使撰拟的公文从基本主张到具体措施和办法 ,都做到合“规”中“矩”。* m' G j3 ~* l7 ?: _
! S% K0 ?8 ]9 T' d
其次 ,坚持政治上的正确性 ,要求我们在提出本机关的主张和发展规划时 ,必须从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出发 ,维护党和国家政策的权威性 ,自觉以局部利益服从大局利益。公文撰写中一条重要的纪律就是要与党中央在思想上和政治上保持一致 ,不能有意或无意违背中央的政策规定 ,本机关提出的重要决策必须与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保持一致 ,避免矛盾抵触。4 }+ x' [+ O* w1 q, z( q
: u4 @ \3 f. o8 W4 E; `第三 ,坚持政治上的正确性 ,还要求我们以对党和国家利益、对人民利益高度负责的态度思考问题、处理工作 ,不能遇事先从自身得失考虑 ,隐瞒事实 ,虚报情况。真实是公文的生命 ,说真话才能获得民众的理解和支持。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是我们认识客观世界、制定发展战略的依据 ,对公文撰写者而言 ,保持与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高度一致 ,既是一条政治纪律 ,又是重要的职业道德要求。
0 a& O* h; L! B2 @! i/ c8 s0 I" J5 f, @+ M4 b, D9 R# s
二、确立实践意识 ,切实适应工作要求5 f6 g! T) r& _- z4 V2 B1 f4 z& t5 P
t0 _9 T9 D( i9 d& x5 E) z强调实践意识 ,就是既要求从实际需要出发制发公文 ,又要求把研究、认识和把握实际情况作为写作实践的重要前提 ,深入调查研究 ,提出更具现实指导意义的主张和建议。公文撰写中所谓“吃透下头”的要求正体现着这个原则。然而在实践中往往存在这样的情况:一些公文撰写者常常满足于搜寻积累各种上级或本机关过去制发的文件 ,遇到发文需求便从这些文件中东拼西凑完成任务。客观上造成上下文件一般粗 ,前后文件一个样。调查研究是我们了解实际情况的直接途径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往往在于许多同志没有把工夫真正用在深入实践、调查研究、深化思考上。本地区、本部门究竟存在哪些问题 ? 表现的形式怎样 ? 严重程度如何 ? 在他们意识中都模糊不清 ,因此在写作中就只能套用和照搬了。而这种态度和做法与原则意义上发文的目的相去甚远。* J% p, j5 x2 C7 ]! i6 o
' ?! N+ w" h$ X% e; x# U5 G, L
强调确立实践意识 ,就是要突出强调制发公文必须切合实际需要 ,符合客观规律 ,讲求实效。首先 ,要从实际出发 ,根据客观需要制发公文 ,能不发的文就不发 ,公文要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与针对性 ,反对形式主义与文牍主义。其次 ,公文的内容务求符合客观实际 ,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 ,并从实际出发 ,本文由老秘网推荐,提出切实可行的工作原则与方法 ,使公文具有真实性与可行性。再次 ,制发公文必须注重时效、把握时机 ,紧密适应机关行政管理的需要 ,使公文的效用得以尽快实现。要达到这些要求 ,公文撰写者就必须深入实际 ,在求实创新上下工夫 ,在认真调查研究、深入研究和认识实际的基础上思考公文的立意、主张和要求 ,使公文的主张与实践更好地衔接起来。2 B$ ~9 ?8 s1 }0 o" x. q
8 E$ e7 e8 Z1 c/ |! c
三、确立“代言”意识 ,正确反映机关意志' T' `7 l- F. o) |' C' l
1 v: O. i) _. P" v3 S公文是法定的组织在从事公务的过程中为实现一定的目标制作的文书 ,公文的全部内涵 ,无论是对现实情况的判断、所提出的基本主张 ,或是制定的具体工作措施、要求 ,都是机关意志的体现。公文写作与一般写作 ,尤其是与文学作品的写作极为不同的是 ,前者是受命性写作 ,撰写者不是根据自己的意愿写作 ,写作起因来自机关工作实际的需要 ,公文中所体现的思想、判断、主张往往来自领导机关或机关领导人 ,所以说公文写作是代机关立言的过程。撰写者在写作过程中必须确立“代言”意识 ,在撰写的公文中准确体现领导同志的发文意图 ,正确反映机关的意志 ,这样才能顺利完成撰文任务 ,保证行文目的的实现。因此 ,正确体现领导意图是完成写作任务的关键环节。
7 N. E" j% K* m7 U( ]/ t
: K# @8 X0 q7 ~3 g J' ?0 K接受领导部署只是准确反映领导意图、正确体现机关意志的一个前提 ,接受部署后的深入体会和思考则是高质量完成写作任务的另一个重要阶段。一般来说 ,撰写者在深入思考过程中需要细致梳理这样一些问题:领导交办的公文针对的是什么情况和问题 ? 这些情况和问题与中心工作的关系是什么 ? 对特定情况和问题上级有关部门提出过什么主张要求 ? 本机关对特定情况和问题的基本判断是什么 ? 从机关职能出发本机关应提出什么基本主张 ? 为实现这些基本主张应提出哪些具体工作措施 ? 这些措施由哪些部门承担完成 ? 这份公文的受文对象和发送范围是什么 ? 等等。在上述这些方面 ,撰写者都需要认真进行分析思考 ,使自己的思维与客观的情况、与领导者的意图、与自己平时的认识积累很好地衔接起来 ,形成系统周密的认识。- U% }3 T3 T, G
+ d! @+ Z' R8 N9 W
接着就要精心谋划、系统思考 ,选定公文文种 ,再从具体文种表述的规律出发 ,将系统周密的认识转换为特定公文的整体思路和框架结构。例如 ,确定公文的基本观点通过哪几个分观点阐述 ? 这几个分观点各针对哪些现实问题 ? 顺序如何排列 ? 从怎样的角度去阐述 ? 具体的理论依据各是什么 ? 等等,都要具体入微地进行安排。这个过程完成了,就可以说撰文者已经把领导的意图转化为了撰写者自己的思想,之后进行具体语言表述才会有坚实的认识基础和思维基础。' U/ ]$ ^4 [$ K2 L8 K- L$ }3 m8 m
* j+ m" ]. L3 B* c1 [四、确立文体文种意识 ,恰当表达主张意图
1 e" e+ o2 \: ~: ^" e
- C) J4 r" b' n# i6 E3 k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 ,公文写作质量的高低 ,与撰文者的认识思维能力、理论政策水平、决策管理能力、文字表达能力都有着密切关联。写出高质量的公文 ,有赖于撰写者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文/程建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