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文写作中,成语的使用是常见的、大量的。如“审时度势”、“齐心协力”、“戒骄戒躁”、 “实事求是”、“坚定不移”、“同心同德”、“再接再厉”等,这些成语运用于公文中,犹如一朵 朵绚丽的艺术之花,点缀于公文语言之中,从而极大地增强了公文语言的美感。
/ Y$ m5 v4 \9 O
" s- H6 q: u# w" f+ g! U' ]
0 J0 i3 F$ K! |: D5 \+ a! O5 r
7 s" c& r4 T& l8 x一、庄重典雅之美 8 E2 J! N5 g6 w
4 ?; A$ U+ @( Q( X% `- o; o7 J
, s( L8 |1 i9 D6 e, @, u
( |3 p1 f/ x$ N公文是办理公务活动的文书,对人们的思想行为有规范约束作用,必须给人以庄重严 肃之感,而这种庄重严肃又不能是压抑、沉闷的,应与赏心悦目的愉悦感相结合,形成公 文特有的庄重之美。 许多成语,都是从古代作品里来的,它们有的是古代寓言的缩写,有的是历史事件的概 括,有的是作品中名句的摘取或节缩。它的语言保留着一定的文言成分,给人的印象是典 雅、庄重,丈质彬彬,古香古色。公文中适当地运用此类成语,可体现公文的权威性,增 强公文的表现力。 全会号召,在马克恩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 民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继续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同心同德,排除万难。为把我们的 国家逐步建设成为现代化的、高度民主的、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努力备斗!(《中国 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采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一切闭关自守、墨守成规的思想和行为都是错误的,一切单纯依赖外力、迷信外国的 思想和行为也都是错误的。(《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上例中运用“愚公移山”、“闭关自守”、“墨守成规”等成语,使其语言言简意赅,精辟庄 重,含义深刻,隽永、优美。具有雅致凝重的风姿和韵味。
1 m( f# a- E) ?1 E1 B. Z! @( e/ O" P3 x$ m
1 P) a" }* X3 L9 R& Z5 b
: |5 o& R( n+ u1 c* W# i& N
二、含蓄明快之美 9 b9 H3 k# }. q: z, ?9 m+ |
3 F5 x- b& i" }, q# [
% P9 V) f+ ` W. g) ^) T/ c+ @8 Q" N0 i9 R0 d! h2 |
这类成语一般在语句结构上和谐流畅,简洁明快,在表义方面丰富而深刻,有耐人寻 味的言外之意。 对于他们,第一步需要的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所以在目前务件下,普 度工作更为迫切。(《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用“雪中送炭”、“锦上添花”来说明文化的“普及”和“提高”两种工作的关系,耐人寻味。 区域合作已经成为方兴未艾的全球趋势。东亚合作应顺应潮流。与时俱进,百足竿 头,更进一步。(《温家宝总理在第八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 上例中运用“方兴未艾”、“与时俱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等成语。简洁明快,表明 了中国对东亚合作的态度。 6 j! x+ G l+ ^
3 i! B* C! F ?4 {8 G& K
+ `- L* ? S; t8 ^: b5 V
7 i( V$ K( @0 T. j; u% G& z6 j三、节奏鲜明之美
& r6 `/ B4 V, |! b7 h" e( t
k; c; _/ i$ d# k+ M; V$ l
4 ^* Q* ~4 |0 @( k9 y2 I6 C6 D2 ?4 p7 y1 a.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