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西工秘书 于 2012-9-30 08:15 编辑
$ k$ F, ]5 u6 l$ ~9 B& ?
& E9 l0 j9 g! A3 ?, t文之,法之,皆有存在的道理。文,在于欣赏品味;法,在于规范定性。无文之法,太于僵硬;无法之文,过于散漫。) i5 @& u' i; G
3 M* ? B, f+ c8 F" m1 }
按文细思,公文实为国之一宝,官爱至极,吏之所至公文如山,会之所在公言如海。如此,如此,造就公文巨匠如繁星充穹,晃耀东方大地。( v: f1 j! ]2 ]
(一)4 E5 e% `7 e9 I t8 F+ B
' D" |" R$ P% A* j$ K5 B
有言:“水无常态,文无定法”,吾深信之。吾以为,文以致用足矣!古今中外,传世之文无不以其文而闻名,而鲜有以其法而传者。如赋之美,美则美矣,于世无补,终不为久用。文学犹择其文,独公文重其法乎?恐多者乃教会人如何堆砌如何粉饰如何取巧。真有用之公文有几?有笑话云,公文最常用途乃催眠。然,官是如此官,场是如是场,奈何之?”京剧一板一眼,抑扬顿挫,韵味十足,谓之国粹。今市场萎缩,后继无人,为何?“套路”为罪魁祸首,去其套路难为戏,取其套路不受爱。从单一文化至多元化,注定套路化京剧之萎缩。京剧如此,公文亦如此,板样空堆粉饰之公文必将未路穷途。莫笑!策划界有一名言:最好之策划乃一句话,余者皆欺人也。吾以为,公文之价值在于能写出这句,而不在于文之繁复之华美。
7 h( \6 X2 d( R$ c) c2 [+ v; u$ C1 Y+ v1 q) k6 V
(二), U1 Q) T9 f5 ?
: Y# ]( E4 W5 D5 O! r/ s水无常态,文无定法。真正好的文章,都是达到无法之法的境界的。
7 f' `+ Q+ x: b. S6 p2 z4 m好像世间之事,都有一个“但是”的问题。如果只强调文无定法,那么就真的不需要那些教人如何写文章的文章了。其实,包括人家文学大师,就有不少教人为文的老师傅。文无定法,并非为文无法,万事万物都有其一个内在的规律性。我从来反对把写文章模式化、机械化、脸谱化,可是,也反对毫无章法地写材料。有些人写公文,连公文的格式都不懂,那也美其名“文无定法”,就更不行了。看问题,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特别是对初学写公文的人,不自觉地探求公文写作的一般规律,不自觉遵守公文写作的一般规范,是不行的。实际上,文学类的东西,也有其一般规律,金圣叹老先生好像对此非常有研究。我学文艺心理学、俄罗斯小说文体概论等课程的时候,好像接触过一些理论,也是教人如何写文章的。3 V6 F" s8 M/ C0 D6 Q) ?6 @
当然,公文在一般规律之后,亦更有别出心裁的问题,亦有焕然一新的问题,甚至有可爱活泼的问题,这些,与为文之法,是不矛盾的。甚至,遵循一般的为文之法,正是通向写妙文、好文、有用之文的必然途径。+ E: l( ]! k6 E* P8 @/ l
+ k5 ?/ {6 d, [. ^; J& B8 I! U
(三)
, k* g" h4 o! Q5 a; H我反对从一个极端走向一个极端,我要说的是要文以致用,不能陷入文法中,更不要文不达意。现在的公文实在是烂得很,空、大、假。问题不在于秘书文笔水平,问题在于秘书根本不知道应该写什么东西,每天空心事来堆砌。领导每天忙着搞人,秘书每天忙着埋头码字,对于百姓生计哪有真的动脑筋去了解去研究?领导水平高,可是不写,秘书水平再高,不在其位,难以写出对百姓有用的东西。这势必让秘书去闭门造车,形成固定的文法来写公文,说它空,好像有点用,说它有用,又不知所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