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的生命、信息的价值在于真实。只有以真实信息为依据,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但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往往由于主观上的某些不正确意识和认识能力的局限,常常使信息的真实性受到限制和干扰。 # }& x( z: `0 S c( O 8 H) G! g* T: ^6 {. u一、当前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8 _& F6 R9 C B' e$ x5 a7 c* W
# q& k+ [7 {" e8 u/ ^( l( u
笔者以为有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原因:( f! m: U( i+ a/ d! d! O* G
在客观方面,一是基层或一线提供的信息资料本身不完整、有出入,而信息工作人员在编辑处理时,又没有认真分析核实,以致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受到影响。二是收集、采编信息往往使用事先确定的模式来决定取舍,把本来完整的事实按其所需割裂得缺东少西,或有这一方面没那一方面,或有前因没有后果。三是写作上追求程式化。由于用固定的模式撰写信息,结果把大量活生生的真实情况给抖搂掉了,客观上导致了信息内容的抽象化、表面化,影响了它的真实性。1 E7 ]! B, v( n7 s: X
8 b$ \: H. k( V! d在主观方面,一是由于考评的压力。为了提高上报信息采用率,对信息内容进行夸张,如随意夸大灾害类信息,把小灾报大灾,轻灾报重灾,生怕报轻了吃亏等;或择其所需,断章取义,以偏概全,如在上报民意性信息时,将点滴的、零星的情况当作全面情况上报,甚至将个别人的想法当作群众的共同观点上报等;或闭门造车,捕风捉影地编造,甚至以为越耸人听闻越能提高命中率。二是报忧截留问题。有的地方要求下级单位把反映问题的信息只报给本级党委领导,而不愿意再向上级机关报送。有的地方规定报忧信息必须经主管领导签字,而签字的结果,不是不报,就是把问题的本来面貌作了改变。三是报忧信息收集难、编写难。当信息工作人员去调查了解有关问题时,一些地方往往不支持、不配合,致使大量来自基层的真实信息断源。 ! @/ S/ x* D0 b9 Q" g- a9 a, T8 K% s$ l
二、防范信息失真的主要措施& k# c9 n$ R$ k0 c) S
1 O9 W7 H1 R9 G3 _' M: h1.进一步强化政治责任,做到实事求是。信息工作者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把政治素质作为自身的第一素质。要有对党忠诚的政治觉悟,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的政治立场,严明的政治纪律。向上级党委和中央报送信息必须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既是信息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又是报送信息的基本要求。所以,从事信息工作的同志,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自觉了解真实情况,反映真实情况,使信息的真实性得到保证。为此,就得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加强调查研究,倾听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捕捉大量第一线的真实情况,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研究,从中理出带规律性的东西。# ^% e E0 E$ l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