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4 H5 N+ F) b: C 如何做到简明?要真正做到简明,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莎士比亚说过:“简洁是智慧的结晶。”公文要达到简明的程度,既需要有一定的思想理论水平和对问题的分析概括能力,也需要有较高的文字修养。然而,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需下一番功夫。 $ Q/ D. {, C8 M0 G* q9 M6 m8 _ m: C }& h6 ]6 d! V0 Z
首先,在动笔前先搞清公文的阅读对象,是上级机关、所属部门还是基层单位,这样在提笔时才知道哪些该写,哪些不必写;哪些详写,哪些略写。公文才能凝而不泛,有较强的针对性。这是写作上的“看人下菜碟”。譬如,行文的对象若是上级机关,公文中就要少引用上级精神,少讲道理,少发议论;若是下属单位,就要分分层次,在叙述的详略和侧重点上都应有所区别。对象明确,有的放矢,便能“冗繁削尽留清瘦”。' I W2 W" M. x! X% C8 E
3 m# i2 m: ^ ]: O5 |) |. U) d
其次,有一写一,有二写二。不要凑篇幅,凑结尾,凑“三大段”、“四大块”,这样公文才能实而不空。清代学者刘熙载在《艺概·文概》中说:“应用文有上行,有平行,有下行。重其辞,乃所以重其实也。”这就是说,人们之所以重视公文,是因为看重公文中所讲的事情,而不是看重篇幅的长短。公文是办理公务的工具,要求下级做什么事,请求上级批准什么事,写清楚说明白就行了,不要再加上一堆浮词虚语;事情交代清楚了,话说尽了,就此止笔,不要再硬添一段结尾。水平高低不在文之大小,分量轻重不在稿之长短。即使讲道理也要实讲而不能空讲,先摆出事实,再引出道理,才有说服力。4 N. X: i6 y) b8 _5 O
' u! |# k- m; w. I7 }* N.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