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 J' e% ~% {% z9 v \3 Y1 x; j N8 r 一、开门见山,把主要新闻事实概括出来。要使消息标题能够“抢眼”,首先必须增加标题的信息含量,即通过标题向读者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以增加报纸新闻的有效阅读率,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其实,一则好标题本身就是一条好新闻。可以这样说,开门见山,把主要新闻事实概括出来,是消息标题制作的主要方法与手段。《解放军报》近年来获中国新闻奖的消息《我第一台类人型机器人亮相》、《文学锋重新申请加入党组织》、《全军紧急选调医务人员支援北京决战非典》、《我舰载机首次夜间行进间着舰成功》等,每则标题本身就是一条好新闻。制作消息标题把主要新闻事实概括出来,并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看似简单,实为不易。否则,为什么报纸上的许多消息标题会平淡无奇、空洞无物呢?让我们来读一读军报近期的一些消息标题,《中俄首次联合军事演习拉开帷幕》、《全军士兵换发新式服装》、《中央军委决定深化联勤保障体制改革试点工作 7月1日起在济南战区启动》等,这些标题信息量非常丰富,可称为标题“抢眼”的上乘之作。2 s5 N! I' V; M. x3 x$ o" ]! ?% o
' x m. X. C, O$ Z; U
二、山中藏宝,把重要新闻价值挖掘出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篇消息所蕴藏的新闻价值,常常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消息标题要能“抢眼”,必须能够抓住读者最关心的东西。消息标题以概括主要新闻事实为佳,但如果能将新闻事实与新闻价值融为一体,则更能锦上添花。“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后,军报在刊登这则消息时的标题是《“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 中华民族实现飞天梦想》。这则标题既概括了新闻的主要事实,又将其新闻价值突出出来,效果不言自明。一般来说,重大事件用新闻事实作标题比较容易,其新闻价值也比较显现。但基层报道员常遇到这样的难题:基层往往能构成重大事件的新闻并不多,大部分消息内容是发生在身边的寻常事。这样的消息标题,新闻事实往往难以“抢眼”,解决的办法就是注重挖掘其蕴藏的新闻价值。这里试举一例:军报曾刊登一则小消息,内容是武警厦门支队五中队科学施训的做法,主标题是《不轻易提“轻伤不下训练场”口号》,而将新闻事实作为副标题。这则标题将消息中最重要的新闻价值挖掘了出来,就比诸如《五中队科学施训效果好》之类的标题强得多。+ {! G. q ?9 T& p7 p3 l
; x5 a4 B. ^+ ~# v8 ^9 x 三、山各有异,把特殊新闻背景强化出来。一条消息常常有着丰富的新闻背景,有些消息制作标题从其特殊的新闻背景入手,往往取得曲径通幽的效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曾提出新人口论的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先生得到了平反,新华社为此发了通稿,全国各大报纸几乎都采用了这条消息。但大多数报纸在做标题时,都囿于“为马寅初先生平反”这个消息主体,使这则重大新闻淹没在当时众多的平反报道中。惟有《光明日报》对这则消息标题的制作巧夺天工,主标题仅仅8个字:《错批一人,误增三亿》。编辑紧紧抓住马寅初新人口论被当作“毒草”进行批判,致使我国人口迅速膨胀这一新闻背景。寥寥8个字,就把这则新闻的重要性和盘托出。据说,当天的《光明日报》出现洛阳纸贵的现象。我们再来看一则军报的消息《为教员“健康透支”开处方》,其内容是两所院校针对教员亚健康现象,推出了“保健工程”、“健康套餐”等措施,编辑在制作标题时抓住军校教员普遍存在“健康透支”现象这一新闻背景,因而标题十分“抢眼”。 . }5 n& m3 k1 R; \8 C8 i l/ J: F. K) J1 Z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