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写作的材料,大多数应用文,是选择若干材料,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阐明主题。写作过程中,将同类型的材料结合使用,可以优势互补,提高整体表达效果。常用的结合方式有:理论材料与事实材料结合;具体材料与概括材料结合;与数字材料结合。
2 r+ ~; e$ e6 C, J: H" {
, s! C6 h' o V 1. 材料的含义
, G% [% k* d( {0 K1 n: y& Z
& L6 M1 k: Z5 f# T- T4 i 材料,是指作者为完成文章的写作,体现自己的写作意图和目的,从实际工作、学习、生活中搜集到的或写入文章中的一系列事实根据和理论根据,如人物、事件、数据、、原因、道理等。它包括经过作者选择提炼后写进具体文章中的材料,以及作者在写作之前搜集积累的原始材料。. K! c2 f: _/ Z Z0 n% ^) _
材料是写作活动的基础,是构成文章的一个基本要素,应用写作的过程,就是作者将各式各样的原始材料进行分析、提炼、综合加工的过程。有了切实、充分、具体的材料,构思才有依托,剪裁加工才有对象,写作活动才得以进行。+ S& A4 z4 R. O# f
3 q5 R$ k2 C+ ~" Q% @
2. 材料的采集
; q5 ^$ i" ], n& o l
( ~, d) g& H* B. `& M) A G- } ① 要求。首先是全面,着眼于一个“应用文写作字。其次是深入,着眼于一个“透”字。第三是细致,着眼于一个“细”字。”
# L, n8 F% L# \" V- U/ r5 L ② 方法。5 U: R' P, u: v4 a' Q
a.观察,是作者凭借自己的感觉对对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记录所得的材料。这是取得第一手材料的主要途径。
( S) D ^$ I3 ~5 l) w b.体验,即置身于对象所处的之中,用整个身心去感受。其价值在于它的“亲历性”。通过体验,获得切身感受,以积累素材。
9 f, K# l8 U( g1 p2 t c.调查访问,即通过向知情人、有经验的人询问以了解真实情况,获得材料。通过综合运用观察、体验、查询、阅读等手段,采用开座谈会、个别访问、现场了解、调查、问卷调查等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采集第一手和第二手的材料。, {) u0 P2 q! i/ e3 R# I
d.阅读观听,就是从各种文献、音像资料中获取材料。通过广泛的阅读,可以掌握大量的知识与信息,从而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提炼出正确的决策或论题。可以通过报刊剪贴、复印、录音、等手段来获取资料。
. T' s: ?& {1 g8 ?1 s e.计算机检索。它是当今最便利、最普遍的搜集材料的方法。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在很短时间内比较容易地调用所需材料,而且收集保存也极为方便。, S4 c4 n3 p3 p1 U- N8 o
1 H6 D4 _3 @& c7 g% K& K8 m: g
3. 材料的选择
; t3 Q/ }+ ]9 {2 y; o' b7 O
2 ~2 J7 J* @" z& V2 s1 h$ T 掌握以下原则:. ]$ `2 a- d* D4 z' p
①符合文章主旨。凡是与主题有关,并能很好表现主题的材料,就选用;凡是与主题无关或似是而非的材料,就。对已经选定的材料,根据主题需要决定详略。& E$ p- ~2 F7 p# ^; [
②真实。要确有其人,确有其事,符合实际情况,不能,也不能夸大或缩小,引文也必须认真核对,绝不能出错。
" R: T# e$ R K( g) A/ k ③典型。指材料所具有的代表性和普遍意义,能起到以少胜多,以一当十的作用。选材贵在精,精就精在“典型”上。
) ` Q5 d" r: H+ Y! L ④新颖。一是新近发生的别人未曾使用过的、鲜为人知的材料,如新人、新事,新方针、政策,新的统计数字,新,新发生的问题等;二是虽为人知却因被变换角度而具有新意的材料。
) m; J. G1 V! p+ ?3 S& H* G: ]
: k) @, g6 T4 ? 4. 材料的使用* _7 _- u6 u7 u- r( M8 w" F
! Q6 }: R, @" O% h K8 E) M
选好材料之后,要正确使用,应注意:
9 v, [/ j/ k( S"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