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982年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在市里一个部门做人事工作,有机会接触了解很多领导干部,因而对有能力有魄力干部的特质,对有的人做官窝窝囊囊的原因知道一些。同时,对群众希望领导干部怎么做,以及群众喜欢什么样的领导干部比较了解。在自己做基层领导时,不由自主地就跟着好官员学,争取做一个公道正派的、群众喜欢的基层领导。
' T) L, _8 T6 K5 f5 b0 D, I' X! ~- l1 h3 K. ]
1994年从市级机关调到三台县工作,在县委任职同时兼任一个部门的一把手,可以说是生平第一次为官。在三台工作时间虽然不长,但跟基层干部和部门的同事们相处不错。我深信为官用人应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放手让部属行使职权,关心他们的思想素质、工作能力的提高和个人的成长进步,因而我的工作也得到了大家的鼎力支持和帮助。在这个部门短短两年工作时间里,跟大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 N3 |+ p* V( o( F ^$ {; N5 z: H: p' V: a ?3 U: O- K {- C; F
记得前几天(本月23日)到三台去,与在一个单位工作过的部分同事们在一起吃了一顿午饭。到场十来位同事,有的我离开三台后就没有见过面了,有的因工作和其他原因常有联系。尽管离开十多年了,我都能一口叫出他们的名字。轮到吃饭喝酒时,热闹祥和的气氛和催人落泪的情感表达,真的让我感动不已。还有几位同事给我敬酒时,分别回顾了他们印象最深的当年的几件事,使我有些惊讶——这都是当年我的无意识行为呀!没想到他们还记得那么清楚。
; v4 l3 J- d5 @4 M/ r# y& S1 l& g0 x1 `" `/ h* _) z
他们说,当年我到上级机关汇报工作,每次都会带上不同科室的科长和业务骨干,让大家都有机会结识上级部门的人。不仅当面聆听领导们研究工作、交换意见,受到直接的指导和启发;还跟上面搞好关系,方便以后直接联系汇报工作。他们说仅这一点,就等于让他们走上了快车道。他们还记得我说过,在接待上要真诚要用情要细心,当主人家的一定要先到,有多少人参加宴请?碗筷凳子够不够?要动脑筋;标准要合适,以不浪费不寒酸为原则,不要痴迷地劝人喝酒,尤其是不要劝酒量不大的人喝酒等等。
r8 B P# R$ D! U( U3 Y: B( |$ u# h8 B/ j3 a) {' p% O+ ]' x# P
他们还说了些当时。
( Q* p$ H3 _1 j( {* h5 j+ T$ v% J1 B* A G4 W, e& j/ @
看到弟兄们在三台都有出息,当年一起共过事的有六位上了县级岗位,其他的也基本上都是县上的部门领导,我也感到十分的欣慰了。尽管在场的都是中年人,在仕途上不会有大跨度的发展了,在喝团圆酒时,我还是送给大家一句当年常说的老话:“创新才有出路,创新才能出成绩,希望大家在工作中,多动脑筋多创新,把事情整伸展不要显得太窝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