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军区司令员经常夸奖其秘书“讲话稿”写得好,后来他就推荐其秘书到某部门任职去了。为了保证司令员工作的更好开展,政治部特意为他选了两名秘书,而且都是大学毕业的。 : H4 [ d" S% Y7 P5 B
& _& Q9 W, s2 i( v 两位秘书上任后,工作非常认真,更重视写作水平的提高。不过,努力并未能使他们得到司令员的赞赏。每当司令员讲完,虽然也赢得大家长时间的热烈鼓掌,但是司令员并非笑眯眯的,而是手拿起“讲稿”轻轻地摇摇头,默默地走下讲台。对此,坐在前排的两位秘书看得一清二楚,自然心里很不是滋味,也有压力。尽管他们征求意见时司令员总是说“很好”或“不错”,但很少有愉悦的表情。因此,他俩的内心压力越来越大。
k! X1 v3 {% _% p( t6 B; }% [( V6 U, p% H9 M" N
一天,两位秘书在找不到司令员不高兴的原因后,决定前去拜访已调离的老秘书。老秘书见两位新秘书到来很是高兴,寒暄一阵后便问:“二位今天怎么有时间来此,有何贵干?”因为他们都比较熟悉,平日相处得也很好,所以有位秘书便不客气地问了起来:“我说老兄,你也不比我们俩多什么呀,怎么你写的讲话稿经常赢得首长夸奖,而我们俩费很大劲儿写的却不能使首长满意呢?”接着,他俩便将有关情况陈述了一番。 - F# t5 ]/ ?0 ]( S
7 W2 q4 {2 C; h% Q; k 老秘书听后,也确实挑不出毛病,他爽快地说:“你们来问我,是二位对我的信任,谢谢!不过我并不比你们多什么。”说着,他便陷入无奈的沉思之中。在无奈下,他突然说:“你们带没带讲稿来,让我看看怎么样?”
4 O5 U' ]1 u& N
) ?- Y# Q( Z. g/ i; ` 两位秘书听后,其中一位从包里取出几份讲稿,恭敬地递给了老秘书,说道:“请你指教!”另一位随后补充道:“您可别客气呀!” 7 z4 T/ c) ~. e2 G& f
( q( p) n7 p) V) x2 t' g 老秘书接过后仔细地看了一份,又大体翻阅了几份,似乎有点儿胸有成竹了,微笑道:“你们刚才不是问我比你们多什么吗?要说多,我只是比你们多一点点儿,就是比二位对首长多了解了一点儿。”二位秘书听到此急切地问:“是什么?” 9 D$ k5 p8 |( ~* B( W, a' s
: [" Z5 f2 I9 h1 S% w
老秘书继续微笑道:“咱首长讲话时,过一会儿就好加个四六句,有时还就此作点儿发挥。可二位写的讲稿里却没有这个,恐怕这就是关键之处吧。”听到此,二位犹如茅塞顿开,一再表示对老秘书的敬佩,并说:“我们回去后试试,不行再来向您请教。”
5 K, I( {& C$ W2 a# ?8 ^+ }. a3 I Z1 }/ d
两位秘书回到单位后,把老秘书写的一些讲稿找出来,一看果然如此。于是在后来的讲稿中他们就特别注意加点儿四六句了。果然不出所料,司令员逐渐地满意了,也开始夸奖他们写的讲稿了。自然,两位秘书也逐渐地感到轻松了。 2 O7 P0 ^, R4 g0 C/ l. v
; b7 x9 \2 D- o9 }2 h9 ^7 v (评析)
* |$ Z' |: `7 G6 U3 T; ^3 N( U
: E9 M0 |& i, Z 一个好的讲话稿,除具有政策、情况和文字等三个基本要素外,还应具有听众愿意听和领导愿意用的特点。
% y$ y! P# J- f: P- M
( W+ [. L( L O7 T- `5 r3 m# O- }# j 从上述案例中可看出,为使所写的讲话稿能让讲话领导满意,以下几个问题是必须注意的:
- a$ a2 A% M& V0 m* e6 K 1、讲话稿必须具有适应的政策、具体的情况和优美的语言,这是最基本的条件。 % [. C8 z. S! S- P3 [$ u9 o: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