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位城管局的朋友们,按照汪书记的要求,今天我跟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公文写作方面的心得和体会。我从来没讲过这个内容,我再三推辞,XX书记都不依不挠,除了硬着头皮上,我已别无选择。今天我肯定讲得不好,耽误了大家看电视、打牌、谈朋友的时间,希望大家怪汪书记,不要怪我。欢迎大家打呵欠、打瞌睡、打鼾。
3 d. n0 t D H3 E, _ 给大家发了一个稿子,是参考了很多资料才写出来的,都是一些比较原则、比较规范的东西。按照我的体会和感觉,我另外准备了一个稿子作为我的讲稿,因为我喜欢随口便道地说话,有时会扯得很远,这是我的习惯,请大家谅解。再说,系统的东西,全面的东西,教科书上、网上到处都是。因此按照“不求全面、力求有用、实话实说”的原则,我挑了一些我自己有所体会的东西跟大家进行交流。大家手头的稿子有1.7万多字,我这个稿子只有6千多字。汪书记跟我说的是两个小时,可能要不了那么多时间。
+ `6 K/ o$ l4 t+ L/ l Z 下面分作“文件的制作”、“几种常用公文的写作”、“工作总结的写作”、“调研报告的写作”、“领导讲话的写作”、“简报和信息的写作”、“新闻消息的写作”、“典型材料和人物通讯的写作”共八个方面跟大家交流。% b) Q8 M+ c8 u2 O- J! M; s+ V
$ G; a+ x* N) c0 Q4 c4 S
一、文件的制作0 i1 X, c. R8 u M8 y- R
: F3 T' d5 r% u( Z% \
(一)文件编号的年份括号要用中括号,不能用小括号。
0 v6 s4 z: S* v1 A: [ (二)文件标题:3 Y5 ^8 g) E9 y. a! U/ Q
1、必须要有发文机关。8 X; D' u# ?6 `0 t+ ?
2、发文机关要用全称或规范的简称。2 n7 l3 n3 W2 Q8 W# z
2、不能搞成“通知的通知”。比如:要转发《宜昌市城市管理局关于转发〈湖北省城市管理局关于印发2011年度电子政务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的通知》,标题可以制作成《远安县城市管理局关于转发湖北省城市管理局2011年电子政务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8 I4 u5 w2 {! p/ b- ? 3、除法律法规外,文件标题不得有书名号和其它标点符号。
& [& ~( J$ r B' ~ 4、“工作总结”不是文种,“请示”与“报告”不能并用,“意见”不是行政文种。% ?: N# D9 l8 }! {! ~. N
5、标题排列:上下短中间长,或一行比一行长,不能上下长中间短。
; q' [1 _7 L8 r7 n* E- L (三)主送机关' ^) Y! r F& V4 Z
1、不能“县委并县政府”,也不能“县委、县政府”,更不能“宜昌市城市管理局并县人民政府”。主送机关只有一个。几个主送机关的坏处。
- L9 G/ a0 Z; y! h/ `2 g$ g4 K l! l' h+ b 2、主送机关名称要用全称或规范的简称。
+ S2 m: \, G) c$ C (四)正文序号。“一”、“(一)”、“1、”、“(1)”。可不逐级递减,但不能越级,更不能颠倒。0 e' l1 W8 X; q
(五)文末。“请示”用“特此请示,恳望批示。”或“恳望批复”。“报告”用“以上报告若无不妥,请批转执行。”一般报告不用“特此报告。”“通知”更不能用“特此通知。”
# W' v7 v' m4 c& W (六)落款。要用全称或规范的简称。“决定”没有落款。+ M+ w; o6 b: Z% r5 c+ J
(七)成文日期, ]) b+ J% j$ p- C$ B
1、用最后一个领导的签发日期(联合行文)。* s# ^- R$ u& S2 `. C$ g
2、行政公文用中文数字,“零”写作“O”,不能写作“零”或“0”。党的公文用阿拉伯数字。: F, x: b# @9 R& o( F. D
3、日期的最后一个字要比单位名称的最后一个字前两格。
( s7 @" P& z9 |! L N# l 4、“决定”的日期放在标题下面。
& }" p4 v- t/ f' I B" S (八)主题词:不能超过5个,逐级递减,最后一个为文种。
7 A2 t& m0 _, z, V3 j# P2 } (九)抄送抄报机关用标准化的简称,用逗号隔开,最后用句号。
4 Q& o* ^. D, B' x! G/ ^* x3 F (十)文件制作单位用办文机关名称,如“远安县城市管理局办公室”或“行政股”,或“××股”。
; |, o. W' w) o, l1 @ V- Y4 G
4 B' J: S6 _2 j6 f* s7 X6 C 二、几种常用文件的写作
( {% {, B8 ]& Y6 d
. X' L- e3 ~4 m2 i f “通知”:开门见山,开头主要是说明目的和依据,如果要写意义,一定不要写得太多。对通知事项,一般无须说理,只说明该如何做就行了。& g3 W) Z: u N9 \$ l2 ~
“请示”:请示事项要说清楚,请示事项的理由要说充分,要足以说服上级,打动领导。' _) @0 s( `( r/ Z/ m# T- \
“报告”:综合性报告要条理清楚,要先写工作成就、工作措施、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下一步工作思路,比如工作总结报告。单项工作报告要写深写透,要有单项工作进展情况,尚存在的问题,下一步工作打算,不要夹带请示问题,比如“关于治理城市‘牛皮癣’情况的报告”。+ s/ @! _, `, l5 x# K" A
“通报”:是没有主送单位的下行文。一是情况通报,要陈述情况、提出要求,比如“关于‘门前四包’情况的通报”;二是表彰通报,要明确表彰对象、陈明表彰理由、提出学习要求。0 x: ` j! [! }& j% j! B. m
“决定”:对于县里的局级单位,主要用于人事方面,比如表彰决定、人事处分决定、干部任免决定。可以比“通报”写得简单些,也可如“通报”(任免决定除外)一般来写。; h9 C* b. ^, S: H( E
“会议纪要”:要写明开会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所议事项,重要的是要写明会议对所议事项所作出的决定、决议和决策。如果只研究了一个问题,则用递进式写法;如果研究了若干个问题,则用并列式写法,在陈述某个问题时,仍用递进式。一般用“会议认为”、“会议指出”、“会议提出”、“会议要求”、“会议决定”、“会议号召”等方式来表述。切忌写成某某领导提出、某某领导要求、某某领导决定。如此写的话,就不是会议纪要了,而成另一个文种“指示”了。6 L3 U2 ]0 E4 C# f+ A! `+ S5 h
“批复”:局一级用得比较少,主要是对请示事项的书面答复,比如“关于××公司要求在××街道悬挂宣传广告牌的批复”等。只须说明对所请示事项的态度(比如同意或不同意、允许或不允许),然后说明依据和理由即可。
! T; d9 k& v% x, n
4 K+ s: B& S) G. l6 v 三、工作总结的写作1 ?4 I+ C- S2 Q
f0 u6 V- h! ]% | 1、成绩要写全。成绩可以分块来写。无论机关和部门的大小,按照职责分工,其工作职责都是可以分为若干“块”的,比如农业局的工作,就分为粮棉油、经济作物、水产、农村能源、农业机械化、绿色食品、农业执法等若干“块”。这种“块”是相对的,也是可以合并或分开的。分“块”的方法可以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或者行文的需要进行变化。比如当前如果粮食问题十分突出,粮食问题就应该单独来写,把棉和油合并到“经济作物”中来写。也可以把某一“块”工作放到措施中来写,比如“农业机械化”工作,就可以把它作为推动农业生产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一个措施来写。# I, E7 Q1 M9 x4 S
一个部门的工作再多,也只能分成“三五块”或“七八块”,不要一写就是十几项工作,有的是可以合并的。但不要只分成“两块”。
! @1 e" O3 Z+ f 2、问题要找准。问题要简明,但必须找准。不要一列就是七八个问题,但也不要说只有一个问题。不要避重就轻。如果某问题不能写,那是领导的事,对于一个执笔写文章的人来说,实事求是是基本的职业道德。9 i& A6 B, y% l7 T
3、措施要新颖。所谓的措施,其实就是一年所做的主要工作。我建议,凡在一个单位做文字材料工作的人,一定要坚持写“大事记”,只有如此,才能随时随地成竹在胸。一个单位一年所做的工作,可能有几十项,这就要学会归纳、取舍。我认为工作措施也只能写个“五六条”或“七八条”,不要一写就是十几条,相关的内容可以归类合并。比如这一年既抓了“创优争先”,又抓了“效能建设”就可以放到一起来写。
# J# N+ y% l5 t6 j/ I* A/ z 所谓“措施要新颖”,就是要跟上形势,跟上时代发展,不要年年第一条措施是“加强学习”,最后一条措施是“加强领导”。去年的“机关效能建设”是改善发展环境,今年的“效能建设”可能是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明年的“效能建设”又可能是为保持党的先进性。观念要不断更新,理念要不断创新。比如“政协工作”,去年我按“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个职能来写,今年我按“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来写,明年我可能按照“建设全省山区经济第一县”、“在全市率先实现小康”来写。
5 r; a8 D9 i, X8 h* P" ^; T 4、思路要清晰。所谓“思路要清晰”,是说在拟定下一年度的工作思路时,一定要根据当时的形势和明年可能要出台的新政策、新方针来写,对此要有政策敏感性和政策预见性。
F5 ~' g' A" B$ [2 J0 R& i, g0 Q5 E3 ?: y! m! _8 k6 l8 w
四、调研报告的写作% M+ |% a7 A, n6 B0 x( T% w
. N$ a: O5 ^. T8 x4 q
调研报告一般分作四个部分或者五个部分来写:! j& Z0 U2 z; M
导语:调研时间、地点,参与调研人员,调研目的和调研背景,基本结论。: F* j+ k& j7 c2 h
成效:新政策、新方法的落实和实施情况,其成效要实写、具体写,其它调研报告要略写。$ R" E7 a! N: X% a$ U; `" b
问题和原因:要详写,写具体,还要写清存在问题的原因。6 ?8 B# M- c/ z4 V: v
建议:要具体,要切合实际,要有可操作性,要有针对性,切忌写成一句话建议,更不要模棱两可。比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要加大对该方面建设的投入;要加强对该项工作领导;等等。
2 N6 z& E$ g I# r6 d/ y( H
' K7 q& j: j9 H0 S$ R 五、领导讲话的写作
$ q9 ]9 Y' N6 `2 \. X, S+ c& L0 h5 r5 s& F0 x4 a* N4 o
第一句话,关门“当领导”。一篇讲话稿的成功与否,取决于领导是否认可,是否满意。这就要求在文稿的立意上,要尽可能地体现领导意图。就是要求我们在写作构思过程中,一定要忘记自己的身份,关起门来做领导,从领导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如何把握领导的意图呢?% }9 j/ _: A1 t J1 I: W
一是从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中学习。因为领导意图从本质上讲,是党、国家和人民意志的具体体现,把握住这个方面就会把握住领导的总体思路。
1 d8 E' {, }/ Y0 s& D" U 二是从一个时期领导的工作重点中捕捉。领导活动是领导意图的具体体现,了解领导活动动态,有助于加深对领导意图的理解,有利于把领导意图具体化。
# ^ O1 d4 H+ `7 [0 \! k 三是从领导者思考的热点问题中发掘。要掌握领导日常谈论的重要思路和观点,并对其连贯思索,这样对领导的思想就会有系统、整体的理解。
, D& H- `* [" O 四是从领导的思维方式和讲话习惯中领悟。根据个人的思维习惯、讲话习惯写作,使文稿与讲话者的特征基本吻合起来,以求达到更好的效果。必要时可以当面征询领导对一些热点、难点、疑点问题的看法,澄清一些模糊问题。这样可避免写出文稿后再作较大改动,甚至推倒重来。
+ W/ S d9 O& U; Y0 z) J 第二句话,少说“普通话”。领导讲话具有明显的权威性、思想性、鼓动性。权威性可以说是固有的,因而思想性、鼓动性如何,是一篇文稿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思想越丰富,听者就越入神;鼓动性越强,领导就越满意。文稿要体现较强的思想性、鼓动性,必须少说“普通话”。5 n& @5 ^- s8 o0 s( n
少说“普通话”,就是要讲领导想说的话。有的领导喜欢文风平实,语言纯朴;有的领导讲究文辞、偏爱语言的对仗工整;有的注重文稿的思辩性、逻辑性;有的强调文章内容的实在。作为文秘人员,一定要对领导的文风爱好透彻了解,因人而宜,写出符合领导“口味”的文稿来。: U* o* b' R6 ^( o$ d( D
少说“普通话”,就是要讲群众想听的话。在考虑领导身份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听众的身份。要针对听众的不同身份,注意运用符合听众身份的语言,并适当地穿插一些符合听众习惯的事例,这样才能使讲者“动情”、听者“入神”。如在机关干部会议上的讲话,要讲究点文采,理论性、逻辑性可以强一些。如果听众是基层干部和群众,就要注意语言的平实,必要时引用一些民谚俗语,这样,才有可能拉近与听众的心理距离,收到较好的效果。
* W( L( k" n$ c6 _, ? \ 少说“普通话”,就是要讲反映真实情况的话。这里有两点必须把握住:一是分寸的把握。不讲没有做或做不到的话,不讲夸大的话,不讲“过头话”。二是场合的把握。领导讲话必须考虑效果。只适宜在一定范围或部分人员中讲的,就不要在全体人员大会上讲。
0 H6 f2 Y, _$ B! _ 第三句话,执笔“三分主”。做好“三分主”,重在创新。讲话稿只有创新,才能打动读者,才能发人深省,才能更好地传达意旨。具体来说:2 ]( W" v! K# s: s. l
一要注重观点创新。观点是讲稿的生命和灵魂。绝不能当“二道贩子”,贩卖别人的东西。要善于思考,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在上级决策部署与本地实际的结合中发现问题,提练观点。要善于从老问题中挖掘新内容,从多角度去分析它、把握它,从中挖掘出新的观点,“化腐朽为神奇”。
3 C" b' r* ~1 d1 a: U+ M( \6 ` 二要注重结构创新。讲话稿起草不同于文学创作,它在结构上有一定的模式和规范。但结构是为主题服务的,为了满足主题的需要,在结构安排上就不能凝固僵化,而要有所创新,让听众容易把握脉络,给听众一种美感。, _: O/ t/ z# o ~6 U X
三要注重语言的创新。讲话稿固然要求平实、朴素,但这绝不等于排斥语言生动和创新;固然不需要像纯文学创作那样讲究辞藻华丽、讲究绘声绘色、讲究灵活动感,但也绝不能灰头土脸、味同嚼蜡。适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可以大大增强文稿的新鲜感。
9 @: _9 I9 l! J.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