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敢于担当,知责任。当前,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更加艰巨,遇到的困难、挑战和风险更加严峻,加强敢于担当意识迫在眉睫。作为党员干部要经常拷问自己“该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点什么?将来给党和人民留点什么?”时刻牢记使命、牢记责任。树立敢于担当的意识,就要在政治上有定力、有坚守,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终生必修课,练就思想上的“金钟罩”“铁布衫”;要在理论学习上加强紧迫感,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把系统掌握马克思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要在个人情怀上,拥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广阔胸怀,一心为公,坦荡做人。 \* ]6 R2 d7 a' m3 }4 k' g4 B1 G
& [: {3 M, j0 e 二是善于担当,增本领。打铁还需自身硬,铁肩才能担道义。担当背后是品格,是境界,更是能力,是本领。能力水平是担当的底气、担当的根基,勇于担当不是逞匹夫之勇,而是要有着眼大局的视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庄子·逍遥游》中说:“适千里者,三月聚粮。”千里之行尚需3个月来聚集粮草,人生之路何止千里,自然需要更丰厚的积淀。作为党政干部,要自觉加强学习,不断积蓄力量,做到厚积薄发;注重实践培养,从做好手头工作开始,把完成好每一项任务当作提升担当能力的阶梯和展示担当能力的平台,锤炼担当的意志,养成担当的习惯,提高担当的能力。只有自己练就了金刚不坏之身,不断提升勇于担当的本领,才能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u9 ?3 h4 r9 n9 ]' c% {. n" C;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