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应邀到北京市军休办优秀青年干部示范培训班讲课,我感到非常亲切。我本身就是移交北京市的军休干部,是军休部门服务的对象,从严格意义上讲,在座的都是我的领导。所以我不是来讲课,是来与大家汇报交流。《我的单位观》一文前段时间在自媒体“鸡鸣书屋”发布后,不少粉丝对《我的单位观》的认识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我很受教意。 : F3 N8 j8 l6 c( n
! L6 h8 O* |- G
! l+ x, L, Z) S+ y$ i3 b0 V) _: @- L1 T
有粉丝留言说:你有单位观了,你才会有大局意识;你有单位观了,你才会去爱惜珍惜它。单位能离了你,但你却离不了单位!单位是你施展才华的舞台,单位是成就你人生梦想的地方。这里有批评你的良师,这里有为你成功喝彩的粉丝,这里更有你失败后安抚你的队友!把心交给单位,把爱献给单位,爱惜单位如家,你就会发现,天更蓝,水更绿! # S0 _0 ]% U- _# T8 B
a5 F& a8 V: B ?3 @ 3 @0 N5 l$ g* `
; Z* _7 {4 B" h: a" Q3 e' J一、在单位需珍惜三点
) h) _2 V8 Y Y: d) r
* W$ F1 z# L" X# `! {/ W# Y) J1 | # h' }- Z( Z# t3 b6 K9 F
5 X. a9 v9 j$ h, ~/ g. Q P第一点:珍惜手上工作。工作就是职责,职责就是担当,担当就是价值。珍惜工作,就是珍惜把握的机会,就是珍惜组织的信任,就是珍惜人生的舞台。大科学家霍金说得好:永不放弃工作,工作赋予你人生的意义和目标,没了工作人生就是一场空。
& C4 K; X4 Z9 U
) U& a R4 r6 _6 A7 n
; ]- H/ O( ~ N4 l3 V! i# F4 x( f& X- O7 @( p# Y
不少人喜欢拿破仑那句名言:“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则更喜欢他的另一句名言:“即使让我挖厕所,我也要挖出天下最好的厕所来”。古今中外大凡视单位如家的成功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那就是“干一行,爱一行,干好一行。”这里,我想讲讲国防大学知名教授金一南的故事。 |: |. u+ {% I& h1 h
9 |; Q5 c( b+ u: b6 Z5 J 4 i3 O/ Y: z& @* B
( |; y3 z: N! I6 [. U14岁,金一南刚初中毕业,“文革”风暴袭来,一夜之间,他由正大区级领导干部的孩子成了“黑帮子女”,继续上学的机会没了。 6 { S' R* Q% @9 @
7 b$ b1 p" I1 ~
% z3 q6 F/ }# r- a" @% ]% k; ?0 {3 N* R+ s# o
1971年,他到街道小厂当了一名学徒工,学习烧制装阿司匹林的瓶子,熟练的工人一天一般烧制千余个,他一天最多烧2000个瓶子,很快成为优秀学徒工,派去外厂学车工。为完成加工支援越南抗美前线的一个特殊输油管接头,他在车床上连续奋战36小时,右手被车床尾座顶尖撞破,鲜血直流,他一边往工作服上抹血一边干。师傅见他工作裤右侧全是血,吓得大叫,以为他受了重伤,强行把他从车床上拽下来送到卫生所包扎。在卫生所门口,车间主任说了一句:“金一南天生就是个好工人。”
1 H2 b1 p `5 g( z$ x4 V. U7 x2 ]9 J2 L, r
7 V7 i8 X; l6 b3 q6 z' u. l
" j: P9 x8 c; j& i) Z: h" z1972年底入伍后,从空军地勤机械员到北京军区通信团无线电技术员和技师,金一南经历了12年的基层连队生活,在夏天炎热不堪、冬天滴水成冰的宿舍兼工作室里,他把维护电台的经验体会整理了一本又一本。他凭着自己的技术积累,夺得全团技术竞赛二名,被破格提升为连队技师,又有人说:“金一南天生就是个好技师”。
Q$ S T1 j+ R7 C& \
g/ u7 C+ ]3 k. g- Q2 R * K" E; p* V4 C, z' b1 ?
T/ R2 {) G. ?$ r$ b+ t
1987年,金一南如愿以偿进了国防大学图书馆。他在图书馆工作11年间,学计算机、学英语、搞数据库,成果丰硕。他主持开发的“国防相关信息情报系统”获军队科技进步奖,成为军事训练信息网上运行的第一个大型情报系统,这时有人又说,“金一南天生就是个好馆员。” ; e4 \ f1 W- C4 |
9 e& A( R, c) y
- R. Y; V {2 t# [& F: Z0 ?
1 x/ ]2 C! w& p% k7 i, h1998年,金一南开始登上三尺讲坛。他厚积薄发、一鸣惊人,很快成为全军、全国的知名教授。他连续三届获得“国防大学杰出教授”称号,很多人又说:“金一南天生就是个好教员”。 ) f- N4 ^& f+ s- e' b
' F" ]8 a J1 A' D
! t2 e9 z: h/ Q$ {( F4 R) K) d) D; s
6 I2 x& |0 F0 }2 T4 i
; n& M' }! Y* k7 A. d8 p怎样看待天生的“好工人”“好技师”“好馆员”“好教员”?金一南回答说,没有什么事是注定的,没有什么人是天生的。我们这一代人从一个动荡的年代走过来,注定了没有比别人更优越的条件,注定了在同等的时间内,要比别人做更为艰苦的工作,走比别人更为艰苦的历程。人生旅途中,的确有很多事情自己无法把握。我能够把握的唯有一条,从来没有厌弃过、从来没有后悔过自己干过的所有工作,都是全身心投入,一心一意把它干好。我相信一句话,一个人如果热爱生活,就从热爱工作开始。一个人如果热爱祖国,就从干好工作开始。
/ W% n$ W! v, A$ G" q8 M5 I K0 Y& }1 ^- q! f* q
! o# f5 B( D" ? s" G
' @( ]! V! M) h6 L: g! O第二点,珍惜人际关系。百年修得同船渡,能够到一个单位工作,那是缘分。美国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断言:“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其余的85%归于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可见珍惜人际关系多么重要。
" F& D& Z9 Z( B D( x5 E `
* p4 t0 Y6 h2 r9 j; G( p" _ - d( ~8 ]3 Y" N" K
3 w( T' R0 v' Z+ \- T
置身单位,从工作角度讲,大致有四个方面的人际关系:一是处理与上级机关和直接领导的关系,主要是及时反映情况,请示报告工作;二是处理与同级业务部门的关系,主要是互通情报,密切配合;三是要处理与下级机关和基层单位的关系,主要是掌握动态,帮助他们解决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四是处理对外的关系,主要是加强联系,争取理解和支持。 4 h+ U- K1 L- p$ s; X4 _
7 r' S4 g) F5 m# v6 b4 P. y$ D8 [0 q
4 A) n0 V5 w. n
- z* |5 |: z1 m) r当然,这么多关系需要处理,技巧肯定是相当复杂的。但在这里,我仅提供两条法则,这就叫化繁为简。 5 Q: u0 u' z. V' u! K6 r
2 c+ B, O& X5 k& G9 ]* z 3 j, C; H# d, T0 U; z6 ?
& J% D' z2 Y2 }8 a
一条是“黄金法则”。其内涵是:你想人家怎样对待你,你也要怎样对待别人。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你想赢得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这是一条做人的法则,又称为人法则,几乎成了人类普遍遵循的生活原则。
9 n7 I" Q: l3 C: n) v4 b' o+ q E1 g, n" q, v- o2 Y
) k+ p; G3 h- r4 p; H" A
/ G# u3 z1 a; ]2 V& h另一条是“白金法则”。其内涵是:别人希望你怎样对待他们,你就怎样对待他们。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急别人所急,想别人所想,帮别人所需”。从研究别人的需要出发,达到“我敬你一尺,你敬我一丈”的功效。
9 D3 `* H! R3 g% f
) h& E. I G/ _9 [
& Q* u8 ]7 M/ X3 T8 U
' n5 I- q; N7 b) P而实践这两条法则,还有四条具体要求:
; q6 c) y- |4 j4 U8 y& o
8 v! R" u P# V L; b6 B2 T; ] ' O# [6 q: R9 u6 U* ~
* B. S8 h" p+ _/ v9 f+ H/ W一要尊重他人。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并期望受到他人或社会的肯定。因此,在单位与人相处时,应当注意态度谦虚,尊重对方的人格,不能因为他人地位不如自己高,位置不如自己重要,能力不如自己强,或不像自己那样有某些权力,就不去尊重别人。不尊重人最容易伤害到他人的自尊心,伤了人的自尊心,事情就难办了。有这样三句话,堪称警世名言:拿着同级当上级,拿着下级当同级,拿着群众当兄弟。
+ t3 _( W9 H; g2 g: @& E! m1 L4 r
( j. s2 l1 `7 \) H+ ]# X; j
5 Q2 u X9 Z& d) T- [, e! E N& ^
0 @' \1 x0 n: P& \; P6 S8 b% T学会尊重人,看人看事就要有正确的心态和眼光,不要总说自己的工作重要,别人的工作不重要;不要总说自己忙的不得了,别人闲的不得了;不要总说自己工作难,别人的工作容易;不要总认为少了自己不行,少了别人可以;不要总认为自己吃了亏,别人占了便宜。
' q6 z/ w' n! v* `4 O) B/ p$ h$ u5 t8 z0 S9 F
- e) M) Q' l! N( k w+ B% ?( }. F
) R7 _* j7 G8 f二要体谅他人。在单位与人合作共事中,只要不是原则性分歧意见,就不要斤斤计较。如果只看到他人与自己不合的一面,只看到别人的缺点,自然不会有什么好印象。但如果换一种看人的眼光,求同而存异,多看别人的可取之处,以宽容之心看别人身上“不顺眼”的地方,就会变“不顺眼”为“顺眼”。 / z( D% t, ]( {3 y( E
3 f# a3 D( q9 [
; o) x% y' n8 R. ]+ w+ D e9 X! n* ^0 \4 m* `: M+ A2 c
要学会宽容人,欣赏人,记着别人的好处,忘掉别人的错处,原谅别人的缺点,不去故意挑剔别人。在与上级打交道的时候,首先要想一想自己是否最大限度地配合了上级的工作,是否完成了领导布置的各项任务,是否在实际工作中起到了带头作用;在与同级打交道的时候,首先要想一想是否为对方的工作创造了自己应该提供的服务条件,是否由于自己要求过度而给对方工作造成了困难,自己能够作些什么,去努力帮助别人完成任务;在与下级打交道的时候,首先要想一想怎样帮助下级解决困难,是不是理解了下级的苦衷,是不是调动了下级的积极性,等等。
7 c4 W* l: `" ~" r
6 E1 Z" V3 B j0 T
: y* D) J2 M$ D' Q
7 @) V! ^& i) E三要热情待人。与人相处态度热情很重要。我在总部机关当处长期间,要求处理的同志对来机关办事的人员做到“五个一”,即有一张笑脸相迎,有一把椅子请坐,有一杯茶水端上,有一顿便饭解决温饱,有一副解决问题的热心肠。这些实属微不足道之举,倒是赚得不少赞许。所以,与他人相处,有时态度比能力重要。尤其是帮人家办事,凡早也是要办,晚也是要办的事,一定要早办;凡主动也是办,被动也是办的事,力争主动办;凡也可以去办,也可以不办的事,尽可能地办;凡冷淡也是办,热情也是办的事,要热情地办。
: Y7 F, R' S y) d, q
$ g3 |/ ~* p1 R$ b# \/ V( e( m, Z " ~" p, s6 @0 B
" a% V! n: p; d
四要真诚对人。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品质,每个人都喜欢同诚实正派的人打交道、交朋友。所以,我们在协商和配合工作中,要抱着虚心的态度,凡事多请教别人,多听别人的意见,不轻易多讲话,讲出话来就负责任。只要你被认为是一个诚实的、讲信用的人,那么你就与同事的关系融洽了,也就为协调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 m e v! X. y6 ]9 B. A$ m! H" P
/ s, f# j! n2 w" T+ ^' e8 g5 f
$ R! r0 D: h) {
第三点,珍惜已有的。在单位你已经拥有的,一定要珍惜。也许时间久了,你会感到厌烦。要学会及时调整自己,使自己在枯燥无味的工作面前,有一种常新的感觉。你已经拥有的,往往失去了,才会感受到价值;而一旦失去,就不会回来,这往往让人抱憾终生。
, S+ J0 `* s- ]5 d4 ]- \ `+ P! h3 r/ x9 [
1 m; P: Y! q+ r) L* n
% Q9 S9 f5 H* I+ b: \0 F前些天,一位年轻人在他的父亲陪同下,专程来找我,让我帮助他再找个工作。这位年轻人是人民大学的高材生,且又到外国深造过,条件相当不错。原先都是工作找他,先是在中石化一个单位工作,觉得不理想就跳槽到百度工作。这些单位的工作其实都不错,薪金也丰厚。在中石化工作时,到京外出差多一些,新婚燕尔,他有点受不了,就辞了。很快在百度找到了新的工作,但是在百度工作又遇到了新的问题,顶头上司要求严厉,批评人不留情面,他感觉到委屈,头脑一热,又辞了。到现在辞职一年多了,还没有找到新的工作,他突然感到无着无落,无所适从,对当初自己“不珍惜已有”的莽撞行为后悔不已。这真是应了那句话:现在社会最大的问题,不是我们越来越浮躁了,而是我们越来越不愿意受委屈了。
" I" I3 s6 o7 R# D6 n
0 Z7 F& D4 M, W
/ C8 Z. g, \9 g! ?
; o) }& K# N7 i* E! b当我们拿起现实的放大镜,去仔细观察那些具体的“不珍惜已有的”,就会发现不少年轻人的离职,只因受不了一时的小委屈。面对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委屈,有的人选择的不是面对,而是逃避,不愿意忍受一点委屈。然而,现实生活从来就是制造各种委屈的高手,它所能提供的委屈品目繁杂、款式众多:比如努力被否定,辛苦得不到认可,隐忍之后换不来理解,一片真心不被接纳,默默付出没有成果……但是一旦你能忍受这些别人忍受不了的东西,就会得到别人得不到的东西。你含辛茹苦的将这些委屈都吞下,你不仅撑大了格局,你还看穿了人性,你的智慧,你的心态,你的眼光,都会得到根本性的提升。面对委屈的姿态,就是一个人行走世界的基本步态;对委屈的消化能力,决定了一个人“看世界”的襟度。
; C& U" B I7 f; [4 A$ f
0 }/ i2 Y0 ?4 a1 e" P A; _, C; J
9 q, k2 U: w% n2 y0 m8 Z) g/ J ~0 b% j3 V0 s3 [8 {
还有很多年轻人总是奢望能过上这样的生活:钱多事少离家近,位高权重责任轻;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逢年过节拿奖金,别人加班我加薪;喝茶看报好开心,副业兼差薪照领。然而,这不是理想,而是懒惰;是不劳而获,甚至是妄想。就我个人的体会,这个世界没有不委屈的工作,一个人只有能忍受别人忍受不了的,才能得到别人得不到的。成大事者,必须忍常人所不能忍。受得了多大的委屈,才能配得上多大的成功。你现在咽下的苦水,总有一天能为你灌溉出一片森林。不管是哪行哪业,不论是老板还是员工,想要有属于自己的宝藏,必须要先磨炼自己承受委屈的意志,最终才能享受金钱带来的舒适! 7 ^/ L- X- M1 E3 m, Y( G
* j* v- I& p6 ^8 V1 I1 \
# T6 o: |9 P; H/ X0 M p# f
O5 s& R- r' ]- f珍惜已有的,就别怕任务繁重,对年轻人来说:工作就是机会。在单位里有很多工作是分不清职责的,这种事情无论在哪个地区、哪个行业或是哪个级别的机关都存在。还有一种情况是,本来你已经很忙了,而周边的人却很悠闲,可领导就是要让你做一些工作。很多刚进单位的年轻人,对这种现象很有意见,还不时发点小牢骚,觉得自己吃了很大的亏。以我的经验,这是新人必经的考验,一是考察你有没有大局意识,肯不肯干;二是通过工作,看你能力如何,能不能干好。如果你一直不愿干或干不好,就难免进入工作瓶颈期。
1 X6 \+ F$ _. w1 e* g+ E) U9 @- z3 {* A
) Y6 N# K5 X2 ~3 k& z
" M: r4 M" h! c8 q8 U6 g
珍惜已有的,就不要怕领导有偏见,埋头干好你的工作,证明你的能力,切忌破罐子破摔。领导对人有偏见,原因多样,你和他抗争或是破罐子破摔都是错误的做法。正确的做法是你不要把这些看得太重,一心一意把工作做好,通过工作证明你的能力和为人。与此同时,你要和他人搞好团结,打好群众基础。假以时日,误会总会解开,开明的领导总会消除偏见。
) b9 ~' e8 T2 ^7 ?( k/ v8 J- Z$ Y( L4 [1 Q
U5 H+ V4 a7 C. p' D. ]0 Z. K
+ P+ i* |7 }" V- z$ f1 m+ p
珍惜已有的,就不要怕加班多,人生的辉煌,都是在八小时之外创造的。爱因斯坦有句名言“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对业余闲暇时间怎样支配,看起来好像是件小事,但实际上它往往体现了一个人的品质风格,而从它的结果来看,甚至可以影响一个人日后的选择道路和他今后成长的进程。 2 S( q' x8 e: k6 o
+ R" l* C) ~& y4 X7 x, G/ c
: [$ E: F0 ^5 K' X$ n" U) k$ Y. H! B! i# h6 h2 O7 S
八小时之外,是一个有丰富弹性的广阔空间,谁把握的好,谁利用的好,就会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增长自己的才干,创造人生辉煌。日本企业家土光敏夫说过:“在上班的时候开动脑子好好干,那是理所当然的,大部分人也是这样做的,在能力上也不会出现多大的差异。然而在下班后人们对业余时间使用上的不同,天长日久就会形成差距。” " {2 b H' J; a: X
, h, k. w) J) F" `' o 7 ~+ `, h ?2 d
" k" |6 \, c8 S( P0 v
我国著名企业家鲁冠球也讲过类似的理念:我曾用心培养过许多人,在相同的条件和环境下,有的人很快就派上用场,而有的人则迟迟排不上用场。我常常想这是为什么?通过多方面的观察,我发现他们最大的差异是对业余时间的利用不同。有的人把业余时间用来学习钻研,有的则认为业余时间就是要好好享受现代生活,如上网聊天、保龄、桑拿、打牌赌博。学习就是竞争力,要想脱颖而出,就要把业余时间多用在学习上。 / ?9 u7 p4 T' Q6 L/ {4 k
* N q, C; ]% W* P
9 X7 C) k1 b Z, o4 u3 G
0 ]% R$ u3 _ f' E4 P二、在单位,需忌讳三点 ' x; X7 E3 c3 d; D1 I: i; u6 ~* g
. F8 w2 x8 x: o4 o% S5 X7 S, R
: A. ?) n9 p5 |% r2 T+ N
- X) k5 z6 X" t5 C$ _) Y9 V
一忌推诿工作。工作是你的职责,是你立足单位的基础。把属于自己的工作推给别人,不是聪明,而是愚蠢,除非是你不能胜任它。推诿工作是一种逃避,是不负责任,更是无能,这会让别人从内心深处瞧不起你。在单位,那些真正有发展潜力的人,都是积极主动干工作的人。
1 G. b0 m% i" g& a0 M
8 s0 O6 ?5 { y! Y& n! x 3 s" T, a' c& z8 W) y
% @1 b# q- d# B( w @人的能力强是工作多逼出来的,铁肩膀是压出来的。本来是你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你把它推卸给了别人,让人代劳,自以为是占了便宜,实际上是把机会、把能力推出去了。而有的人抢挑重担,便登上了锻炼自己、增强能力、显示自己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他开头的表现可能不会很出色,但随着实践锻炼的增加,他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强。 $ t6 S6 d9 z( i+ e
+ d8 ?/ Y' q2 s% A 8 `0 g+ G# c4 b
7 {7 W5 ^1 O% f* Z4 Y9 R
因此,你要想尽快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平时不仅不能推诿工作,还要抢挑重担,多干工作。如果你的某位同事性情懒惰,遇事不爱动脑,不愿动手,指派你去干这干那,你可以充分利用这种多做事的机会来提高自己。千万不要一心想比别人还要懒些,或是推托抱怨。如果这样,便是让你经受锻炼的机会白白跑掉。有许多成功的人,都是因为除派定的工作之外,还要做许多别的事情,并因此得到不少经验。他们做同事的工作,甘心情愿,不要报酬,所花的时间在办公之外,又常常是别人或领导不知道的。
, a9 b3 X9 j( ]& h6 Q# @# e5 o4 S0 Z
( ~3 P% t" |2 @
, ~! k' Q' |, |# W$ J
当然,这样埋头去做额外的工作,必须是以一种热忱而有趣的精神去做,而后才会有成效。如果是以埋怨的态度去做,或是专门想引起同事或领导的注意,博得他们的同情或称赞,那么工作就不会有什么成就。成功的人并不是希望获得称赞,而是因工作本身有趣才去这么做的。对待工作的态度比工作本身还重要一些。要记住这句话,“要想出头,先要埋头”。 , T( m: U$ |9 s5 G/ k9 W x
8 N: Z/ l2 Z% L5 L) R' B' g8 z; u
( e/ b0 ~& g6 H! ^
* {5 X4 b. ^7 e9 ]
二忌愚弄他人。愚弄别人是一种真正的愚蠢,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尤其是对那些信任你的人,万万不可耍小聪明,人人都不傻。长期在一起共事,让人感动的是诚恳,让人厌恶的是愚弄和虚伪。为人实实在在,一切都在面上,说得做得一致,人前人后一致,别人就不会对你设防,你的生存环境就要敞亮得多,人际关系压力就要小得多。
0 b6 C" l; O' g3 `, d1 R' w( s. _' C; n, B( H
- U1 A8 G( t3 |3 ^6 |3 B
8 C# A q" L) h% N6 ]/ c
要做诚实的人。大学问家田汉曾经说过,“诚”之一字,在新伦理也好,旧伦理也好,都是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在某种意义上说,诚实比能力还重要。英国19世纪著名道德学家塞缪尔·斯迈尔斯在《人生的职责》一书中,专门写了一章“正直和诚实乃安身立命之道”,认为,“诚实是坚持原则、人品正直、独立自主的核心要素,是每个人的第一需要。对组织忠诚,对领导厚道,对同事实在,什么时候也不吃亏。 ' E" ~( z) u/ G( q- K: a
: k& z3 q! [, g3 p j6 J; b
2 n$ C" o* t- V' @+ U& m- A; u: n5 R4 ^$ S. N M! [' t
要做一面人。首先,嘴上讲的和实际做的一个样。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不能说一套、做一套,表态与心态不一致,理论认可与实践认同不一致,顺境时与逆境时不一致,甚至公开场合讲真理,私下场合讲歪理,人前人后两副面孔。其次,八小时之内和八小时之外一个样。盘点那些被拍打的“苍蝇”“老虎”,大都在单位很像样,离开单位就变了样,或挥霍浪费,或花天酒地,或虐待老人,或包养情妇,最终栽了跟头。据分析,多数人出问题都在八小时之外,所以,八小时之外一定要管好自己:管住自己的嘴,不乱吃,不乱说;管住自己的腿,不跑官要官,不去不该去的地方;管住自己的手,向上不伸手,向下不插手;管住自己的心,不乱想,不花心,不低俗,不庸俗,不恶俗。再次,一辈子和一阵子一个样。一个人做一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几十年如一日,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做人做事不能满足于一阵子,而是着眼于一辈子。因为在人生道路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考验。在通常情况下,能把握住自己还远远不够,当环境发生变化时,比如编制体制调整、工作岗位转换、生活环境变化等,也要把握好自己,不降低工作标准,不做出格的事和违法乱纪的事。
. U: [( B0 Y+ [+ W" y7 b
1 ^/ q2 c3 J1 _7 g
3 ^$ t7 Q% B% B* E/ o
3 j9 i6 z$ o5 a; c& O% c( b7 t) i要做干事的人。这里讲一讲单位干事的人与不干事的人的区别:干事的人永远是做事的人,不干事的人永远是不做事的人;干事的人总是主动找事做,不干事的人总是有事也做不好;干事的人永远有做不完的事,不干事的人永远无事可做;干事的人做了大事也认为是习以为常的小事,不干事的人哪怕是做点小事也会吹嘘成了不起的大事;干事的人整天埋头做事,不干事的人整天满腹心事;干事的人总是不注意不做事的,不干事的人却很“关注”做事的;干事的人只知道实实在在做事,不干事的人总是看人行事;干事的人往往不回“来事”,不干事的人专门研究如何“来事”;干事的人总是遇到难办的苦差事,不干事的人无所事事还煞有其事;干事的人总是慎重其事,不干事的人总是敷衍了事;干事的人还时常向不做事的人汇报所做的事,不干事的人总是瞧不起做事的人所做的事;干事的人总是把不做事的人的指责蛮当回事,不干事的人最爱无事找事,搞得干事的人干不成事,使简单事变成复杂的事,短时间可以做完的事拖成长时间才能做完的事;干事的人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做事,而不干事的人却有了更充沛的精力和充裕的时间去做整人的事。
: S* w' h {+ B6 w) B, K8 w9 y
0 U( f' g4 R: m- q " h. ~" \- n3 n& |
" I' _& g; w" q8 b2 A
三忌心浮气躁。心浮气躁、沉不下心来,是在单位工作的大忌。单位不是走马观花,而很有可能是一生的根据地,是一个人一辈子存在的证明。要沉下心慢慢干。有机会了也不要得意忘形。没有机会或者错过了一个机会也不要患得患失。最后的赢家往往是那些慢慢走过来的人。
* b, z/ Z# C: R0 e8 ?5 H; J& @
9 [9 Y I. a( j# v 6 X& A. @7 y' Z% k. T& w
9 e% K3 E5 d" F克服心浮气躁,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有责任心。责任心是什么?就是一个人对待任务、对待工作的态度。武汉市有座修建于1917年的六层楼,叫景明大楼,这座楼的设计者是英国的一家设计事务所。20世纪末,当景明大楼在漫漫岁月中度过了80个春秋后,它的设计者远隔万里给这座楼的业主寄来了一份函件,函件的大意是这样的:景明大楼是本事务所在1917年设计的,设计年限为80年,现已超期服役,请贵方注意! 1 f+ P+ P7 f* w L% f0 F
! g1 `, b# N9 A* d j. N6 v * u, ^% o8 L8 e* K
0 r# P0 C) R4 o1 Q0 A# Y4 G+ [80年前盖得楼房,不要说设计者,就连当年的施工人员恐怕也都不在了。然而,一个异国的事务设计所,至今竟然还有人为它的安全操心。是什么原因使一个更新换代数茬人的机构,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变迁,仍然在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可以肯定地说,这既不是金钱的推力,也不是名誉的诱惑,而是一种宝贵的责任心所驱使。责任心是一种良好的职业操守,是一种诚信,也是事业长久不衰的基石。 ! J @) Z# r% q9 ]: j6 ]
3 o* G7 y7 y; s7 z* M+ g' @- _$ Z2 r
- j- y( n, T8 x, i; W
' n2 O. o0 e; w; }
三、在单位,需不忘三点 $ P' b6 V' @8 `/ A8 e' V! Z7 Z: Q* l0 P8 N M
# r; \* D3 v; I( j / ~* k. i. s. U* x
. V" z7 i$ w. v, |第一、不忘贵人。单位无论大小,一把手只有一个。那些能够在一把手面前推荐你,说你好话的人是你生命中的贵人,不能忘恩负义。在单位要克勤克敬,兢兢业业,而不是耍赖撒泼,妄自尊大。单位的本质从来不按年龄的大小排序,而是按职务排序,谁以自己的年龄大小来说事,谁就是真正的傻瓜。没有一个人会因为你年龄大而从内心深处敬重你。那些对年龄的尊重只是一种表面的应酬。 # D0 b. f+ B! C2 j0 h+ N
% l! ^! I S! K# b' }5 B8 A
: Z+ H% D. ], W2 b0 J) H9 X
7 L2 y: K; V( @5 Y+ f3 c第二,不忘补台。互相补台,好戏连台;互相拆台,一起垮台;明争暗斗,两败俱伤;互相帮衬,相得益彰。在单位,老年人有老年人的优势,年轻人有年轻人的优势。万万不可互相轻视,那是自相残杀。在单位,能多干一点就多干一点,总有人会记得你的好。在单位,千万不可以带一个不好的头,不要破坏单位的规则,那样就是拆一把手的台,也就是拆自己的台。一定要把属于私人的事限制在私人的空间。否则,关键时刻没有人认可你。在单位要尽量远离那些鼓动你不工作的人,鼓动你闹矛盾的人,那是在让你吸毒品。 $ L& c# m- g; _' J3 m6 P
& e9 o, H+ w5 t. Y
: ?8 M' N% J4 b1 f5 g
4 ?( V3 b. x0 y8 J# h7 A- J第三,不忘谦虚。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在单位,永远不要说大话,没有人害怕你的大话,大家只会瞧不起你。维护自己的单位,维护自己的工作,维护自己的职业。如果你仅仅是为了玩耍,请你不要在单位里。你若是颗种子,单位就是你的沃土;你若是个树叶,单位就是你的树身。单位离开谁都能运转,但你离不开单位,你要努力证明,你在单位很重要。 - m. V" G) ^- X
/ ^/ y' p" V+ K$ A1 ~
6 _$ a5 ]) G: E+ O+ Q% B6 P7 `5 G- S4 U U- r5 x$ a
四、在单位,吃香的三点
, O( F9 L) p4 k& M1 `; s
6 f4 B/ a( I B% u / h, g+ F( C7 \: u/ T
+ V) q/ S& S# s+ p( {9 @
第一,做事出色。做同一件事情,你要比别人做得好;别人也做得同样好时,你要比别人做得快;别人也做得同样快时,你要比别人成本低;别人成本也一样低时,你要比别人附加值高。总之,你能把非凡的工作干得有声有色,把平凡的工作干得不平凡,让人感到你是最棒的,别人无法与你比拟或无法取代你。你必然会是单位的香饽饽。 - ?2 _4 k6 Q5 j4 F4 o
* Y5 Y; ?1 C9 \% V0 h: O
4 o! H( x, U$ q0 L+ \4 _) B+ l2 E7 S; n+ E r' y4 M
第二、会搞团结。单位是团队,团队需要团结。谁团结的人多,谁的力量就大。尤其要团结那些反对过自己、对自己有意见的人。要真诚做人,不要怕吃亏,吃亏是福。要尊重每一个人,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尊重人是搞好人际关系的前提,什么人都可以打交道,在打交道中趋利避害。
5 ~% F! j& g3 r7 x5 @
* `* `# e W$ a. T4 c" M ! k5 @8 v# d. N+ b
+ v4 e8 m6 D! R6 _+ P2 p第三、知恩报恩。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再有才华的人,也需要别人给你做事的机会。单位给了你饭碗,工作给你的不仅是报酬,还有学习、成长的机会;同事给了你工作中的配合;服务对象给了你创造成绩的平台;对手让你看到距离和发展空间;表扬你的人给你的鼓励,批评你的人给你的是警醒。人贵有自知之明,记住他人的好处,忘记他人的坏处,心存感激,感恩戴德,切忌忘恩负义,过河拆桥。 作者:张传禄 来源:鸡鸣书屋
: ~* z/ ?) M. g" w6 l4 @) I8 A
|